[发明专利]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360.2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军;梁群;胡献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2 | 分类号: | G01M3/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壳体 检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其壳体进行抽样检漏,防止流水线上出现大批量的有泄漏的电池壳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619362.X公开了一种钠电池的无损检漏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和氦质谱检漏仪,所述的压力容器上设置有真空阀、压力表、进气阀、排气阀和压力容器吸枪接口,所述的真空阀连接压力容器真空泵,所述的进气阀连接氦气罐;所述的氦质谱检漏仪上设置有氦质谱检漏仪吸枪接口,所述的氦质谱检漏仪吸枪接口通过吸枪与压力容器吸枪接口连接。但是这种检漏方式操作复杂,费时,需要使用较为精密、价格昂贵的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连接筒和充气口,结构极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检漏速度较快,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检漏成本极低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包括一充气口和一待检漏电池壳体,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还包括一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的两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充气口与所述的连接筒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待检漏电池壳体插入所述的连接筒内。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待检漏电池壳体的直径,长度小于待检漏电池壳体的长度。
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的优点是:带有连接筒和充气口,结构极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检漏速度较快,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检漏成本极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与一待检漏电池壳体相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待检漏电池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连接筒; 11、密封圈;
2、充气口;
3、待检漏电池壳体; 31、检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的优点是:带有连接筒和充气口,结构极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检漏速度较快,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检漏成本极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包括一充气口2和一待检漏电池壳体3,该锂电池壳体检漏装置还包括一连接筒1,该连接筒1的两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11,该充气口2与该连接筒1的侧面相连接,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插入该连接筒1内。检漏时,先在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的侧面上戳一检漏孔31;然后将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插入该连接筒1内;接着在该待检漏壳体3的端部涂上检漏液,检漏液可以使用水、酒精等液体;最后从该充气口2内注入检漏气体,检漏气体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氮气等气体;如果污上检漏液的端部出现气泡,则说明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有泄漏,如果未出现气泡,则说明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无泄漏。
如图2所示,该连接筒1的直径大于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的直径,有利于安装待检漏电池壳体3,避免用户必须将该待检漏也31与该充气口2对齐,使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该连接筒1长度小于待检漏电池壳体3的长度,有利于将该待检漏电池壳体3安装在该连接筒1上,也有利于将待检漏电池壳体3从连接筒1上取下。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