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604.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刚;陈勇;张立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刚;陈勇;张立叶 |
主分类号: | F02C1/05 | 分类号: | F02C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加热 旋风 余热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它们被排放到空中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能将它们有效利用将会节省大量能源,并对环境产生良好的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利用旋流器产生旋涡气流,并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带有余热的废气,对旋涡气流的外缘加热,提高其转速,从而带动发电风扇进行发电作业,使工作废气得到有效利用,节能环保。并且由于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其发电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旋涡气流产生装置和旋涡气流加热装置以及发电机;所述旋涡气流产生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筒体一;筒体一靠近密封端设有一向心式旋流器,该旋流器的中心对应筒体一的中轴设置;所述旋涡气流加热装置包括筒体二,筒体二的一端套接于筒体一的外部,该端的端面上围绕筒体一周向均布至少两个废气进气口,废气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筒体一平行,筒体二另一端位于筒口处安装有发电机的发电风扇。
所述旋流器包括进气口及叶轮,叶轮由轴承支承于筒体一端面的中心;进气口切向安装于筒体一外缘,并与叶轮对应,当该旋流器工作时,气体切向进入旋流器内。
旋流器的工作特点是:空气经该旋流器后形成旋涡气流,该旋涡气流中的任意一点到其所在的同一平面内的中心点的距离,与该点气流的切向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其中为常量。如果用图像表示,它们的关系近似于过圆点的一条直线。由此可知该旋流器所产生的旋涡气流其切向速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至旋涡气流外缘速度最快。
筒体一的末端伸入筒体二内,两者同轴设置,筒体一与筒体二之间形成一字形气流通道。
筒体二的内径大于筒体一的内径,高温废气通过筒体一的管壁加热旋涡气流,余热随旋涡气流一同流向筒体二的出口,并对旋涡气流外部加热。
筒体二由绝热材料制作,筒体一位于筒体二外部的部分由绝热材料制作,其位于筒体二内部的部分由导热材料制作。
所述发电风扇和筒体一均由支架支承于筒体二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利用旋流器产生旋涡气流,再利用高温废气对旋涡气流外围加热,使旋涡气流转速加快,从而实现废气发电,环保节能;废气进气口的平行设置避免了高温废气垂直作用于旋涡气流,并通过筒体一的筒壁对旋涡气流均匀加热,保证了旋涡气流的稳定性;并且高温废气同旋涡气流一起流向筒体二的出口,其余热可继续对旋涡气流加热,提高了废气的利用率。本发明结构合理,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旋流器产生的旋涡气流的曲线示意图。
图中,1.筒体一,2.筒体二,3.叶轮,4.进气口,5.发电风扇,6.支架,7.废气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一种平行加热式旋风余热发电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旋涡气流产生装置和旋涡气流加热装置以及发电机;所述旋涡气流产生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筒体一1;筒体一1靠近密封端设有一向心式旋流器,该旋流器的中心对应筒体一1的中轴设置;所述旋涡气流加热装置包括筒体二2,筒体二2的一端套接于筒体一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上围绕筒体一1周向均布至少两个废气进气口7,废气进气口7的进气方向与筒体一1平行,筒体二2另一端位于筒口处安装有发电机的发电风扇5。
所述旋流器包括进气口4及叶轮3,叶轮3由轴承支承于筒体一1端面的中心;进气口4切向安装于筒体一1外缘,并与叶轮3对应,当该旋流器工作时,气体切向进入旋流器内。
旋流器的工作特点是:空气经该旋流器后形成旋涡气流,该旋涡气流中的任意一点到其所在的同一平面内的中心点的距离,与该点气流的切向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其中为常量。如果用图像表示,它们的关系近似于过圆点的一条直线。由此可知该旋流器所产生的旋涡气流其切向速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至旋涡气流外缘速度最快(如图3所示)。
筒体一1的末端伸入筒体二2内,两者同轴设置,筒体一1与筒体二2之间形成一字形气流通道。
筒体二2的内径大于筒体一1的内径,高温废气通过筒体一1的管壁加热旋涡气流,余热随旋涡气流一同流向筒体二2的出口,并对旋涡气流外部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刚;陈勇;张立叶,未经张朝刚;陈勇;张立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泄电缆专用安装螺栓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级手动调光的LED光源驱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