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845.1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紫燕;唐思腾;帅暘;冯亮;祁佳;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协作 自适应 选择 功率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资源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协作中继技术是通过转发发送节点传输信息到目的节点,来克服无线衰落从而获得空间分集增益的有效技术,协作通信技术能有效的扩大覆盖区域,提高系统传输性能而备受关注。根据中继节点的转发方式,目前主要的协议有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 )和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
相比解码转发DF,放大转发AF只需将源节点的信息直接做放大处理,系统复杂度较低,简单易实现。
受到无线资源(时间、空间、频谱)的限制,用户体验需求的日益增加,通过中继节点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资源分配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实际无线通信中的发送功率是预先设置或等功率发送,学术上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协作多中继通信系统研究了AF协作模型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但已做的工作是中继选择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是分开进行优化的;还有的讨论了联合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但没有讨论在考虑直传链路下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它实现了AF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并降低系统的BER性能,为现有资源分配提供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包括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一个以上的中继节点R,源节点S通过M个中继协作节点R= R={R1,R1,…RM}向目的节点d传输信息;每个节点配置单根天线,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定义系统的总功率为Ptotal,源节点的功率为PS,第i个中继节点的功率为Pi,并满足如式(1)所示的:
其中P1和Pr分别为源节点S和中继节点R的最大传输功率;
多中继协作的一次传输过程包括两个时隙:第一时隙,源节点S向所有中继节点R广播信息,中继节点R监听,接收到的信息为ys,ri如式(2)所示;第二时隙,源节点S保持沉默,所有中继节点R将接收到的信息放大如式(3)所示,然后转发给目的节点d,目的节点d接收到来自中继和直传链路的信息分别为ys,d和yri,d,如式(4)和式(5);
最后,目的节点d将接收到的信息采用最大比合并方式进行合并,假设源节点S到中继节点R及中继节点R到目的节d点的传输信道为正交信道,即各次传输信息相互独立,信道服从静态瑞利平坦衰落;目的节点d上界平均信噪比如式(6)所示:
通过混合蛙跳算法来实现联合中继选择策略和功率分配方案,首先利用向量P=[PS,P1…, PM]表示源节点S和所有中继节点R所分配到的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混合蛙跳算法引入到AF多中继协作系统中,在总功率一定的约束下,充分考虑路径损耗,以目的节点最大化平均信噪比为目标,利用该混合蛙跳算法搜索的优势,实现AF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降低系统的BER性能。本发明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率分配;
附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仿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