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聚丙烯生产生物农用膜的配方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895.X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赖祥福;王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崇义县威骏高分子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L51/06;C08J3/22;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聚丙烯 生产 生物 农用 配方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利用废旧聚丙烯生产生物农用膜的配方及设备。
背景技术
聚丙烯塑料本身因对人体是没有什么危害,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在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制品有: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而随着使用的普及及应用量的增加,存在于地球各个角落的废弃聚丙烯塑料制品亦日益增多,由于聚丙烯塑料在大自然的环境下自我降解的速度是极低的,故其日益成为全世界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
由于聚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老化,在加工过程中,分子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高温氧化、机械剪切等均会引起链剪断反应,导致交联反应和降解反应,大大影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从而改变聚丙烯材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所以聚丙烯塑料的再生制品存在力学性能和耐候性差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废旧聚丙烯生产生物农用膜的配方及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配方为:(原料配方比例为重量百分比)
废旧聚丙烯文具碎片 7~9%;
PP绳 13~15%;
废丝 14~16%;
打包带 23~25%;
机头料 11~13%;
染色废织带 8~9%;
乙烯单体 14~16%;
降温母粒 0.1~0.3%。
本发明通过废旧聚丙烯与乙烯共聚,大大提高了生物农用膜的耐候性能,降温母粒用作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乙烯单体作为农作物生长调节剂和增效剂,且生产成本低,废料易于回收和再利用,产品环保性能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秧、蔬菜栽培、人造草坪、无土栽培、水果生长保护袋、农用基生材料和包缠材料。应用范围广泛,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附图2为喷丝拉伸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其中分选、清洗、复配、微粒破碎、计量配方、螺杆加热熔融挤压等均常规工序;
其配方为:(原料配方比例为重量百分比)
废旧聚丙烯文具碎片 7~9%;
PP绳 13~15%;
废丝 14~16%;
打包带 23~25%;
机头料 11~13%;
染色废织带 8~9%;
乙烯单体 14~16%;
降温母粒 0.1~0.3%。
见附图2,所述的喷丝拉伸装置主要包括喷嘴6、壳体2及传送带8所构成,传送带8位于壳体2下方,在分为上、下部分的壳体2之间,充填有中空的宻封装置21,喷嘴6的两侧固设有冷风供给装置7,在下部分的壳体2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装置5,固定在调节装置5一端的调节板4位于壳体2内封闭的内腔3的两侧。
工作过程中,在螺杆加热熔融挤压工序,原料被加热并搅拌,从而熔融成液态,随后送入纺丝箱内,并经喷嘴6喷出,由压缩空气产生系统产生的高压、高速低温气体经冷风供给装置7排出箱体,与喷出喷嘴6的聚合物熔滴发生热交换,由于两个箱体的低温气流从两侧向中间吹拂,从而引导熔滴向下运动而进入牵引拉伸装置;熔滴在内腔3内冷却成纺丝,纺丝在自身重力和气流牵引的双重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被拉伸而形成适当丝径的纺丝;纺丝从牵引拉伸装置下方垂落至成网装置的传送带8上。通过改变调节装置5的伸缩程度,使受调节装置抵压的调节板4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内腔3的截面形状和口径,在通过内腔3的气流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流流速因内腔3口径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气流对聚合物的牵引力,以达到调节和控制纺丝的成形直径的目的;且可通过调节内腔3截面形状而调整气流的流动轨迹,使气流更均匀平稳,不易造成纺丝断裂,有利于提高生物农用膜成型质量。
实施例1:
废旧聚丙烯文具碎片 7%;
PP绳 15%;
废丝 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崇义县威骏高分子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崇义县威骏高分子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