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2508.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显波;慈立杰;夏进阳;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4/36;H01M4/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碳核心层和硅包覆层,所述硅包覆层包覆所述碳核心层,形成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还包括金属氧化物包覆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为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包覆层;
其中,所述碳核心层由石墨烯、天然石墨、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为金属氧化物薄膜,所述金属氧化物薄膜由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包覆层为硅膜或硅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直接包覆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表面依次包覆有碳膜和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表面依次包覆有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和碳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膜的厚度为20-200nm,由所述硅纳米颗粒构成的所述硅包覆层的厚度为10-100nm。
7.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基础原料的准备:获得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碳核心层和硅包覆层,所述硅包覆层包覆所述碳核心层;
第一负极材料的形成:将金属盐溶液雾化,将雾化的所述金属盐溶液包覆于经过流化处理的所述硅/碳复合材料上,得到前驱体薄膜;将所述前驱体薄膜高温烧结、退火后,得到包覆有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的第一负极材料,其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经高温烧结、退火后可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原料的准备步骤之后、所述第一负极材料的形成步骤之前,先将碳膜包覆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上;或者在所述第一负极材料的形成步骤之后,再将碳膜包覆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第二负极材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溶液为异丙醇铝溶液、异丙醇锆溶液、硝酸铝溶液或硝酸镁溶液。
10.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使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未经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2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