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手术用麻醉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2779.3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祥庆 |
主分类号: | A61M19/00 | 分类号: | A61M19/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手术 麻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局部手术用麻醉贴。
背景技术
临床上麻醉一般分以下几种: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溶液注入皮下或手术视野附近的组织,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是将麻醉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根。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是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着神经鞘扩散,穿过椎间孔阻断神经根。
6.区域镇痛(regional analgesia)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及局麻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在临床手术时,一般采用注射麻醉的方式进行全麻或局部麻醉,但是如果在离开医院之外的户外手术,液体麻醉剂就暴露出诸多缺点:(1)不能大量携带;(2)易碎,安全系数低;(3)浪费材料,每次注射均需要更换注射器;(4)手术过后,麻药一旦失去药力,不能再进行注射麻药镇痛。所以,在发生大规模的突发事件伴随大量受伤患者时,对大量需要及时手术的患者进行注射麻醉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大量携带、使用方便、既可麻醉又能镇痛的局部手术用麻醉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局部手术用麻醉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渗透片与本体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麻醉剂,渗透片的远离麻醉剂的一侧设有封皮,所述本体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封皮与本体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麻醉剂为固体麻醉剂;
空腔内设有液体袋,液体袋内设有稀释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
所述渗透片的远离麻醉剂的一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液体袋的位置对应;
固定座设有刺破针,刺破针的端部位于固定座上,其尖刺部位于空腔内,并与液体袋保持距离。
固体麻醉剂便于携带和保持,为了保证固体麻醉剂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挥药效,在本体内设置了液体袋,液体袋内装有固体麻醉剂的稀释液,使固体麻醉剂稀释为液体,便于麻醉剂对皮肤及皮肤以下组织的麻醉;但是液体袋在不使用时,为密封状态,使用时需要将其刺破才能放出稀释液,故在其位置对应的下方设有刺破针,挤压固定座处,刺破针便可以刺破液体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固定座为圆锥状,锥尖朝外,刺破针位于锥尖内,锥尖处设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与空腔连通。
渗透片的设置防止麻醉剂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渗透片,可以使麻醉剂均匀的渗透到皮肤上,同时,为了加快渗透,在刺破针刺破液体袋后,部分稀释液与麻醉剂混合后通过渗透孔直接到达皮肤表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大量携带;
(2)使用方便,可直接贴在需要手术的部位;
(3)节省材料,术前未用完,术后可以继续使用;
(4)便于对术后伤口的镇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局部手术用麻醉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固定座的仰视图。
图中:1-本体;2-刺破针;3-固定座;4-渗透孔;5-粘接层;6-麻醉剂;7-渗透片;8-封皮;10-液体袋;11-稀释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局部手术用麻醉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内侧面设有渗透片7,渗透片7与本体1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麻醉剂6,渗透片7的远离麻醉剂6的一侧设有封皮8,所述本体1内侧边缘处设有环形粘接层5,所述粘接层5位于封皮8与本体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祥庆,未经程祥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2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血降压红米饭的烹饪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协同拔风的蔬菜大棚降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