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粉虫除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3510.7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B07B1/28;B03C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7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粉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粉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粉虫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甲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养殖是大规模集中养殖,黄粉虫养殖箱在养殖过程中,几天就有大量的虫粪便、虫皮,以及虫未吃掉的食物,需要及时的清理,否则会影响黄粉虫的生长,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手动筛选或则用风机吹的的方法清理。手动的筛选效率太低,而使用风机除杂的方法需要黄粉虫悬空落下,在此过程中黄粉虫容易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黄粉虫从各种杂质中高效率筛选出来,并且筛选的过程中对黄粉虫损伤较小的除杂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黄粉虫除杂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筛选通道、传送带、刷子及其收集箱,进料装置的输出口下方为筛选通道的进料口,筛选通道固定连接有振动装置,筛选通道的出料口下方设有传送带,其中,传送带两侧设有静电吸附机构,收集箱设置在传送带下方,刷子安装在收集箱上,刷子的刷毛与传送带下端面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黄粉虫及各种杂物经筛选通道初步筛选后,体积较小的杂物被筛除,剩下的就是黄粉虫与体积较大的一些杂物,体积较大并且质量较小的杂物在传送带上经过静电吸附机构时被吸附,留下一些体积大质量也大的大块杂物。剩下的传送带到达皮带轮位置附近反转的时候,大块的杂物会自然掉落,而黄粉虫有三对足会抓紧传送带,直至被运输到传送带下面的刷子位置被刷子刷落,掉入收集箱内。整个过程快速有效地将黄粉虫从各种杂质中高效率筛选出来,其中静电吸附机构能将质量较轻的大块的杂物与黄粉虫分离,并且整个过程对黄粉虫没有损害。
进一步,筛选通道整体呈螺旋状,筛选通道下端面设有筛选孔,筛选通道下方设有与其配合的螺旋回收通道;增加减少筛选通道占地面积,增加筛选的长度,粪便与食物残渣通过筛选孔进入螺旋回收通道排出。
进一步,进料装置为料斗,料斗的出料口设有阀块。控制阀块就能控制筛选的快慢。
进一步,收集箱与传送带等宽,收集箱边缘与传送带传输的边缘相切,收集箱的下方设有废料斗;除黄粉虫幼虫以外的杂物经过传送带的边缘就会掉入废料斗。但如果收集箱离传送带太远就可能会导致黄粉虫掉入废料斗内,所以收集箱的边缘与传送带的边缘相切最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黄粉虫除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筛选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黄粉虫除杂装置,包括料斗1、筛选通道2,料斗1正对筛选通道2的进料口,料斗的出料口设有阀块,筛选通道2进料口位置连接有振动装置3,筛选通道2整体呈螺旋状,筛选通道2下端面设有筛选孔211,筛选通道2的下端的出料口正对传送带4,传送带4由两个皮带轮及电机驱动构成循环传动,传送带4的两侧设有静电吸附机构5,传送带4的下方设有刷下其带面上的物料的刷子8,刷子8安装在收集箱6上,收集箱6与传送带4等宽,收集箱6边缘与传送带4传输方向的边缘相切,收集箱6的下方设有废料斗7。筛选通道2整体呈螺旋状,筛选通道2下端面设有筛选孔211,筛选通道2下方设有与其配合的螺旋回收通道21,收集箱6与传送带4等宽,收集箱6边缘与传送带4传输的边缘相切,收集箱6的下方设有废料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涪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