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杨木环保型家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719.5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付成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成永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B27K5/04;B27K3/52;C09J131/08;C09J113/02;C09J129/04;C08F2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杨木 环保 家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木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白杨木浸渍干燥改性”浸渍技术处理后的白杨木为木质原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制成环保型高档实木家具的方法。
技术背景:
以往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时尚流行的白(浅)色家俱多用印尼、意大利产的白木及椴木为原料加工,资源稀缺、价格昂贵,而国内时尚的白木家俱,由于树种颜色的限制而高不可攀和望尘莫及。
白杨木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大叶杨、小叶杨、白杨、椴杨等各种杨木树种的总称。是我国南北方均有的广泛生态木,尤其在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白杨资源覆盖面积大、产量足、原生态、生长周期短,具有天然纯白、光泽剔透、纹理清晰、质地细腻、物美价廉等优势,但由于白杨木纤维结构和细胞质的独特导致材质较差,易变形、起毛、起刺、柔韧性大、不易加工等致命缺陷。因此,长期以来限制了白杨木在高档实木家俱、实木门、装饰木线条等方面的应用,只能制作包装箱、建筑模板、托盘、复合地板的芯板之类的低价值产品,从未踏进豪华高档之门。
并且白杨木药用价值突出,杨树皮在《本草纲目》中可止痢及治疗慢性气管炎,杨树内的不饱和脂肪酸乙酯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杨木中的磷脂、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安全无毒,可对人体健康有保护作用。当前,全球森林现状堪忧,全球80%的原始森林已消失殆尽,我国森林资源也日渐匮乏。我国广大农村的荒山、荒坡或将基本农田土地都可种植速生的杨木,充分发挥了土地的利用率,有效的填补了木材不足的缺口,同时,白杨还木具调节空气、吸收噪音、杀菌减排、释放氧气、保护水土等环境生态效果,并可保护珍贵树种。
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次要成分是灰分、油脂、树脂、精油、丹宁、色素、含氮化合物等,随树种和树龄的变化,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加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导致木材的化学成分随之变化而产生色差。
本发明在利用白杨木生产生态实木家具的过程中,需要对白杨木原料进行前改性处理,在各个环节及辅料上均掌握无毒性,才能制备真正的环保生态家具。
进一步地,长期以来木材加工多采用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方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费工费时,产品造型粗糙不美观,为此白杨木家俱的生产需采用成套的加工设备,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主要采用“白杨木浸渍干燥改性”技术,并通过其他多项技术关键的突破,能做到以多年残次树种的白杨木作为原材料,生产环保型白杨木高档实木家俱,提高白杨木的附加值;并且使加工的过程简单、效率高,能够实现规模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研制“白杨木浸渍干燥改性”技术的配方,改进木材结构及性能;
2.将木材蒸汽干燥的传统工艺改为微波干燥技术,提高干燥效率及降低成本;
3.研制环保型双组份水性拼板胶粘剂,代替普通有污染的拼板胶,达到绿色环保;
4.采用环保型UV固化涂料代替传统的含苯聚酯木器漆,使家具绿色美观;
5. 改进白杨木切削用刨刀刀具的形状,以适应韧性白杨木的机械加工。
通过以上五点技术创新及关键问题的突破,使白杨木可用于生产白色环保新型实木家俱。达到有机溶剂(苯、酮、酯、烷)及重金属的零释放、零污染。
为实现上诉目的本发明实施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1) 研制“白杨木浸渍干燥改性”技术
白杨木材为多孔的吸湿体,在浸渍剂的作用下,白杨木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缩聚成新的高分子物,产生新的物质,渗透到木材内部,增加材质密度和强度,堵塞了白杨木的孔隙,排除空气,使白杨木的结构发生质地变化。
白杨木木材在浸渍蒸煮池内(20m3)经过100℃热浸渍12h,使白杨木的水份达到70%左右。
2)采用微波干燥技术
浸渍后的木材,经过2到3天的自然晾晒,水份降至20%。可进入WB型微波烘干装置内,微波干燥的特点是水分从木材芯部向外受热散发、受热均匀、内应力小、防止表面变形、塌陷、侧弯、达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
传统的蒸汽干燥窑不能干燥60mm以上的特厚木材而且干燥周期需要两个月以上,干燥胶无法消除内应力,制成成品后仍易变性,开裂,同时耗费能源,成本大效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成永,未经付成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4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