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空心微球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866.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慧;余喜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9D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空心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线吸收/屏蔽作用的改性空心微球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吸波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极大地影响着军用隐身事业和民用防电辐射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正在使用和开发的吸波材料有:铁氧体、金属粉末、多晶铁纤维、纳米纤维、导电高聚物、视黄基席夫碱盐等等。传统的电磁波吸收剂主要是金属和铁氧体微粉材料,大多存在面密度大、吸收频带窄等缺点,“薄、轻、宽、强”是吸收剂向高效、轻量化和复合化发展的方向。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实现热红外隐身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控制表面发射率,二是控制表面温度,因此涂覆型吸收材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重点,高性能吸收剂是涂覆型吸波材料的核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线吸收/屏蔽作用的涂覆型吸波材料改性空心微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线吸收/屏蔽作用的涂覆型复合涂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性空心微球,制备方法如下:
1)空心微珠的预处理:用清洗试剂于常温下清洗空心微珠1-3h,用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再将一定量清洗后的空心微珠加入氢氟酸溶液中1-10min,抽滤、去离子冲洗、干燥;
所述的空心微珠是空心陶瓷微珠或空心玻璃微珠。
所述的清洗试剂为NaOH、Na2CO3、Na3PO4、或Na2Si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氢氟酸的浓度为0.5%-10%。
2)空心微珠的改性:将1)步骤预处理后的空心微珠于蒸馏水中浸泡,恒速加入金属盐溶液和pH调节剂,保持pH在4~9之间,持续搅拌2~6小时,抽滤、蒸馏水冲洗,干
燥;然后于500-600℃下灼烧1-2小时,得改性空心微球。
所述的金属盐是硫酸铝、硅酸铝、三氯化铝、硝酸铁、氯化铁、硝酸锌或氯化锌。所述的pH调节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尿素或氨水。
一种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按重量百分比含有10~50%的上述的任一一种改性空心微球。
上述的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涂层剂 30-70%,甲苯 10-50%,交联剂 1-2%,
催化剂 0.5-1.5%,冰醋酸 0.2-0.7%,改性空心微球 10~50%。
所述的涂层剂采用丙烯酸酯类涂层剂或有机硅类涂层剂。
一种涂层方法:于基质上均匀涂抹一层上述的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或于基质上交替涂抹不同金属盐改性的上述的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得到混合涂层。
所述的混合涂层是:于基质上交替涂金属铝改性的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和金属铁改性的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空心微珠为载体,经粗化预处理后选择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利用化学沉淀法对空心微珠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空心微珠与合适的有机涂层剂混合制备复合涂料,该复合涂料对红外线具有屏蔽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空心微珠大多数为封闭球体,表面不光滑,原因是通过化学作用均匀沉积了金属氧化物。空心微珠由于中空的特性,具有质量轻、密度小、绝热性能好,粒径小的优点,因此可以以填料方式直接加入涂料体系。空心微珠自身不具有吸波性,利用化学镀的方法对空心微珠进行改性,在空心微珠表面沉积对电磁波具有高反射性的金属氧化物涂层,制备材质轻、吸波性能好的复合低辐射率材料。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镀、化学热分解等空心微珠的表面改性方法相比,化学沉淀的改性法具有工艺简单、镀层均匀的优点。与金、银等低发射率的贵金属相比,铝、铁、锌等金属具有性能优良、廉价易得的优点,并且不会增强有机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可以达到与可见光隐身兼容和降低涂层红外发射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空心微球的SEM图片。
图2为20%的氢氟酸预处理后的空心微珠的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改性空心微珠复合涂料的红外吸收性能评价如下:取2g左右改性空心微球复合涂料样品均匀的涂在8cm×8cm的涤棉上。120℃~150℃烘干1~2min,室温放置12h,让其交联熟化效果达到较佳。使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测试涂层在8~14μm波段时红外发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4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对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