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桶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5726.7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桶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垃圾桶的通风装置,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使用的垃圾桶,大多只开有一个供投放垃圾的开口,其余部分为全封闭状态,通风效果极差,垃圾长期处于此种通风状态,容易发霉并产生意味,污染了垃圾桶自身及周围环境的空气,给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的困扰,同时不利于环境美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桶的通风装置,通风效果好,去除垃圾桶内的异味,有利于保护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垃圾桶的通风装置,包括桶身,安装在桶身上的桶盖,还包括电源、电源开关、风叶、电机、漏水层;电源安装在桶身内侧,电源开关安装在桶身外侧,风叶通过轴安装在电机上,电机安装早桶身底部,漏水层设置在风叶上方,安装在桶身内侧,所述漏水层与桶身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源开关和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为电池,安装在桶身侧壁上。
进一步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桶盖顶部。
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源开关之间设有蓄电池。
进一步地,漏水层设有若干圆孔。
进一步地,漏水层与桶身底部之间的侧壁设有孔眼。
进一步地,桶盖内部顶部安装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垃圾桶内设有风叶,通过人员开启电机,电机带动风叶转动,加大垃圾桶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帮助垃圾桶内部气流与外部的气流相互流通,降低垃圾在桶内发霉的几率;
2. 垃圾桶侧壁设有孔眼,使得空气对流更加畅通,进一步防止了垃圾发霉,避免了异味的出现;
3. 设有烘干机,阴雨天过后,工作人员可开启烘干机,将桶内的垃圾烘干,同样防止了垃圾发霉,不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效地保护了垃圾桶自身及周围的环境;
4. 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使用成本;
5.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桶盖,2. 桶身,3. 烘干机,4. 漏水层,5. 圆孔,6. 风叶,7. 电机,8. 电池,8-1.太阳能电池板,8-2. 蓄电池,9. 导线,10. 电源开关,11. 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垃圾桶通风装置,包括桶身2,安装在桶身2上的桶盖1,还包括电源、电源开关10、风叶6、电机7、漏水层4;电源安装在桶身2内侧,电源开关10安装在桶身2外侧,风叶6通过轴安装在电机7上,电机7安装早桶身2底部,漏水层4设置在风叶6上方,安装在桶身2内侧,所述漏水层4与桶身2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源开关10和电机7通过导线9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电源为电池8,安装在桶身2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8-1,安装在桶盖1顶部,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1与电源开关10之间设有蓄电池8-2,在阴雨天太阳能电池板8-1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可通过蓄电池8-2供电,保证了通风装置的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水层4设有若干圆孔5,垃圾内的水通过圆孔5排出,防止垃圾发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水层4与桶身2底部之间的侧壁设有孔眼11,孔眼11是为了实现垃圾桶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更好的相互流动,垃圾桶底部的水可顺着孔眼11流出垃圾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1内部顶部安装有烘干机3,所述烘干机3通过导线9与电源开关10相连,烘干机3可以将桶内的垃圾或水烘干。
工作时,将电源按下,烘干机3与电机7开始工作,烘干机3主要将垃圾桶内潮湿的垃圾烘干,电机7上转动的风机6,主要促进垃圾桶内外空气的流通,防止气味始终在垃圾桶内无法散出,造成难闻的气味。本装置的使用,可有效地加大垃圾桶内外空气的流通,同时烘干了潮湿的垃圾,防止了垃圾发霉而产生的难闻气味,保护了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未经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5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