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散发性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6074.9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李强;罗明华;辛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牛山;陈少凌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发 pc abs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散发性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ABS合金是非结晶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强度、耐热性、高刚性等性能,被广泛的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与汽车污染带来的危害成为了一对矛盾,汽车塑化产品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成为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新车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新车所产生的气味是否会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成为了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
PC/ABS合金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韧性和耐疲劳强度和电镀性能,被广泛应用与汽车内外饰部件上,如内外门拉手、汽车铭牌、车轮壳罩、格栅、装饰条等。作为汽车内饰用的材料,其散发性也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我国在2012年3月1日也颁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开始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散发性的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后处理的效果,使得粒子的散发性降低到50%,起到很好的降低挥发性的效果,采用了超龄界二氧化碳注入处理的方法,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无毒安全,临界温度低同时具有成本优势,而且它能溶胀或者溶解大多数聚合物,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有很强的增塑作用在PC/ABS合金中,可以起到一部分内润滑的作用,减少在材料加工的时候因为剪切力造成的材料降解,降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真空口处由于压力降低,超临界二氧化碳会气化从真空口排出,同时带出溶解的小分子,起到减少体系内低分子物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散发性的PC/ABS合金,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
所述PC是分子量为17000~30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玻璃化温度为145~150℃,所述ABS分子量为80000~150000,包括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30%的橡胶、10~30%的丙烯腈,40~70%的苯乙烯。
所述的增韧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类增韧剂、丙烯酸-硅橡胶类增韧剂、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所述增韧剂的粒径为50~700nm,所述增韧剂的胶含量为40%~90%。
所述的相容剂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包括硅酮粉、季戊四醇酯、乙撑双硬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市售抗氧剂245、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一种低散发的PC/ABS合金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S1、按照前述的低散发的PC/ABS合金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
S2、将S1步骤中称取的原料混合5~30min,得到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料投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螺杆转速为180~600rpm,将液态二氧化碳充入输送泵,其中,可以通过压力阀设定的压力将二氧化碳的输送压力控制在临界压力(7.4MPa)至50MPa范围内的任意恒定压力以便输送二氧化碳,加热该二氧化碳至临界温度(31℃)或者更高温度以便将其转化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然后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挤出机三~四区和五~八区分别注入,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即得到产品。
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包括10个温控区,温控1-2区的温度为180~260℃,温控3-4区的温度为180~260℃,温控5-6区的温度为180~260℃,温控7~8区的温度为180~260℃,温控9-10区的温度为180~260℃,各区的压力为2~35MPa。
所述的S3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速为1mL/min~50mL/min,压力为2-35MPa,温度为50-250℃。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上设有两个抽真空处,一处位于输送料段的末端、熔融段的开始端,另一处位于计量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法清洁、无毒,不会因为残留对材料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不会影响材料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