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科学增产红高粱种植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6955.0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十字镇林华粮食种植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学 增产 高粱 种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科学增产红高粱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高粱,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叶,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科学增产红高粱种植技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科学增产红高粱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选种:种子外表光滑亮泽,无小粒碎粒;
打农药: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红高粱的生长奠定基础;
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土地旋耕,保证土质;
第一次施肥:施有机复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
种子催芽:先用20-30℃的温水浸泡3-4h,把装种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温15℃,倒水后用木棍搅动,直到烫手为止,用盖子盖好,过3-4小时滤出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用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15℃,24-36h即可出牙;
播种: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将红高粱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按25g天达2116加10kg豆种一起播种,5kg/亩,播深3-5cm;
施肥:人工对农田内的红高粱进行施肥,为红高粱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肥料包括磷钾肥55-65%,尿素15-20%,三元复合肥15-20%,磷酸一铵1-2%,氯化钾2-3%,;
化学除草:在播种后3-4天进行,每公顷施除草剂500kg,除草剂由8%药水和92%的水组成,药水包括阿维菌素、氯氰菊酯、赤霉素、苏云金杆菌和水构成、辛硫磷、毒死蜱、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8—15%,比重为0.9:0.8:1.5:1;
定期病虫害防治:亩用25g硫酸锌兑水15kg喷雾;
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宜在红高粱的黄禾期,机械收获红高粱在完熟初期为适宜期。
所述的农药由丁醚脲、灭多威、哒螨灵、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5—10%,比重为1:1:1:1。
所述的三元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比为1:0.5:1.
所述的施肥共分4个阶段,分别为发芽-出苗阶段、出苗-拔节阶段、拔节-抽穗阶段、抽穗-成熟阶段,施肥量各占总量的0:1:10: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科学种植,产量高,荚果饱满,病虫害少,品质好,风味早熟,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科学增产红高粱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选种:种子外表光滑亮泽,无小粒碎粒;
打农药: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红高粱的生长奠定基础;
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土地旋耕,保证土质;
第一次施肥:施有机复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
种子催芽:先用20-30℃的温水浸泡3-4h,把装种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温15℃,倒水后用木棍搅动,直到烫手为止,用盖子盖好,过3-4小时滤出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用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15℃,24-36h即可出牙;
播种: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将红高粱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按25g天达2116加10kg豆种一起播种,5kg/亩,播深3-5cm;
施肥:人工对农田内的红高粱进行施肥,为红高粱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肥料包括磷钾肥55%,尿素20%,三元复合肥20%,磷酸一铵2%,氯化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十字镇林华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未经郎溪县十字镇林华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烟支外观质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优质高产大豆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