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彩色滤光片的显影液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6959.9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江磊;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32 | 分类号: | G03F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彩色 滤光 显影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液,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滤光片的显影液。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显示器以其完全不同的显示原理和制造技术使之同传统的视频图像显示器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平板显示器具有完全平面化、轻、薄、省电等特点,符合未来图像显示器发展的必然趋势。LCD 器件是众多平板显示器件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应用面最广、已经产业化并仍在迅猛发展的一种显示器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成功地将半导体技术与LCD 技术结合在一起,液晶显示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彩色滤光片是彩色液晶显示器(LCD)由灰阶变为彩色的关键零组件,借由LCD内部的背光模组提供光源,再搭配驱动IC与液晶控制形成灰阶显示,将光源穿过彩色滤光片的光阻彩色层形成彩色显示画面。彩色滤光片的结构包括玻璃基板、黑色矩阵、彩色层、保护膜及ITO导电膜,此光电组件是在透明玻璃基板上制作防反射的遮光层-黑色矩阵层,再依次制作具有透光性能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彩色滤光片层,最后通过溅射工艺覆上透明ITO导电膜成为彩色滤光片。
彩色滤光片的传统制程主要有染色法(Dyeing Method)、颜料分散法(Pigment Dispersed Method)、电沉积法(Electro Deposition Method)、印刷法(Printing Method),其中颜料分散法已逐步发展为主流技术。颜料分散法之彩色层形成类似半导体的光刻制程,首先将颜料分散型彩色光阻涂布于已形成黑色矩阵的玻璃基板上,经软烤(Pre-bake)、曝光对准(Aligned)、显影(Developed)、光阻剥离(Stripping)、硬烤(Post-bake)并重复此流程三次形成R、G、B 之三色图形(Pattern)。
彩色滤光片中精细图案的获得,一般是通过光刻技术来实现的。光刻技术包括光刻胶的曝光、显影等工艺。由于光刻胶在曝光前后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能会有不同,因此进行曝光后,光刻胶的曝光区与未曝光区依赖于溶解性能的不同,分为可溶区和不溶区。可溶区溶于光刻胶显影液,而不溶区留下。即光刻胶可以根据曝光的图形,选择性的溶于光刻胶显影液,从而形成需要的图形。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图案,需要对光刻胶进行高精度的显影,因此对光刻胶显影液的显影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光刻胶为疏水性,曝光后由于光刻胶的可溶区被不溶区包围,显影液很难充分接触到可溶区,尤其是两者边缘部分,造成图形边缘的可溶性光刻胶溶解不充分,图案边缘部分显影差,使显影液的显影性降低。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显影液对光刻胶可溶区的溶解性,以提高显影液的显影性,通常在显影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显影液对光刻胶的润湿性,使曝光后光刻胶的可溶区具有了很好的溶解性。但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显影液对光刻胶的不溶区的溶解性常常也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光刻胶不可溶区的表面和边缘也容易被显影液溶解,造成光刻图形畸变,从而影响显影液显影性的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彩色滤光片的显影液,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彩色滤光片的显影液,所述显影液的组分包括有强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代烃基聚醚化合物、络合剂和纯净水,所述全氟代烃基聚醚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C1-C18的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 R2表示氢或C1-C4的脂肪烃基, Rf表示C1-C12的氟代脂肪烃基或氟代芳香烃基,n表示1-50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R1表示氢原子或C1-C15的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所述R2表示氢或甲基,所述Rf表示C1-C9的氟代脂肪烃基或氟代芳香烃基,所述n表示5-40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n表示为10-30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液的组分为:以质量百分比计,强碱 1-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2-10%、全氟代烃基聚醚化合物 0.1-3%、络合剂 0.05-1%、纯净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片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