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子包衣机及其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031.2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君;董鑫;苑严伟;方宪法;杨炳南;张俊宁;周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G0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包衣 及其 协同 在线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包衣技术,特别是一种可以在线动态称重测量种子喂入量实现种液协同精确供给的种子包衣机及其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类种子包衣机也在向高效智能化发展。判定一款包衣机好坏的标准之一是包衣合格率。种子包衣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包括种子与种衣剂的混配比例、种子与种衣剂的混配混合接触度等,其中种子与种衣剂的混配比例是包衣机控制的重中之重,做到精确控制就需要包衣机喂料与喂液精确协调。
目前,大部分包衣机采用的喂液方式是通过电机带动的计量泵抽取种衣剂来实现的,种衣剂进入混配室后,经过雾化与种粒混配。计量泵电机的控制基本采用变频器控制,控制精确度已经很高,由此,保证种液混配比的关键因素就是如何测量喂料器喂种的质量。
现有包衣机喂料装置大部分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杠杆翻斗式喂料器,这是传统的喂料方式,喂料器由两个翻斗组成,当其中一个装满后,由于杠杆作用原理使喂料器摆动抛洒种粒进入混配室,同时另一个翻斗移动至下料口接取种粒,这样往复式运动,不断喂入待要包衣的种粒。此种方法的喂料质量计算方式是:种子的容重乘以翻斗容积得来每斗重量。由于杠杆原理,翻斗运动临界点翻斗所承受的力是固定的,所以这种方法测得的喂料重量基本上是精确的,但翻斗喂料存在的缺点是喂料不具有连续性,每斗种粒之间会有时间间隔,而此时计量泵喂液是不间断的,这样就不能保证种液的混配比,而且生产效率偏低。
第二种是叶轮式喂料器,这种喂料器由叶轮与电机组成,叶轮上的叶片是均匀分布的,每片叶片间有一个类似于斗型的空间,由外围封装机构将叶轮上下两部分隔离开,当电机带动叶轮转动时,叶轮上方的斗型空间装满种粒,随着转动,种粒被带入下端,抛洒进入混配室中。此种方法计算喂种质量的方式是种子的容重、斗型空间容积以及斗内种子的充满系数三个参数的乘积。这种喂料器实现了连续下料的要求,但由于叶轮在旋转时斗型空间装载种子的充满度不同,依照固定的充满系数算质量,精确度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子包衣机及其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及方法,以保证包衣机喂种的连续性及包衣种粒与种液的混配比,提高包衣合格率和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包衣机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用于在线动态测量种子喂入量以精确控制种子与种衣剂的混配比例实现种液协同供给,其中,包括:
称重下料装置,连接在所述种子包衣机的下料器和混配室之间,用于对所述下料器流出的种子进行实时在线称重并输出所述种子的重量信息;
控制器,与所述称重下料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所述重量信息,对所述重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依据设定的种液混配比例计算所述种子所需药液的供给量;
供液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混配室连接,用于往所述混配室内输送所述供给量的药液。
上述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称重下料装置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的一端与所述下料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桶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混配室的进料口连接;
称重托盘,通过一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桶体内,用于对所述下料器流出的种子进行实时在线称重;
抛洒臂,安装在所述称重托盘上并正对所述下料器的出料口设置,用于旋转甩出落在所述称重托盘上的种子;
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称重托盘下方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种子的重量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上述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称重下料装置还包括:
缓冲滑道,所述缓冲滑道的一端与所述下料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缓冲滑道的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称重托盘的上方。
上述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缓冲滑道为U型螺旋形结构。
上述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为合金钢S型梁结构,用于承受拉力和压力双向作用力的检测,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臂连接所述称重托盘,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上述的种药协同在线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桶体包括互相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上桶体为锥形结构,所述下桶体为倒锥形结构,所述上桶体的锥底和所述下桶体的锥顶共圆,所述称重托盘、抛洒臂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下桶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