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塑形防护加强跳纤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284.X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庭会;王槿;李苏辉;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李伊宁;刘建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塑 防护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跳纤,尤其涉及一种可塑形防护加强跳纤。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正在快速建设推进,跳纤作为智能变电站光纤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途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各设备之间的连接,而且直接用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中各个智能组件(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计量设备等)与光缆分线箱之间的连接。跳纤大量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与光缆、交换机等光通信设备共同构成了智能变电站信息交互的主要通道,因此跳纤安装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已经成为智能变电站乃至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跳纤,也称为双头尾纤,是指一根两端都带有金属连接器插头的光纤,用于光路跳接。由于构成跳纤材料自身的特点,传统跳纤的机械强度和防护措施已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和电网运行对其安全性的要求,特别在目前还缺乏必要的光纤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智能变电站的跳纤安装基本都按照电线(柜内配线)的安装工艺,采用多股绑扎或弯折放入电线槽盒的安装方法,既无法实现光纤与电线的有效隔离,增加维护与更换的难度,又容易造成跳纤弯折半径过小,影响光纤通道的通信质量,甚至造成跳纤不可恢复性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塑形防护加强跳纤,既能够实现光纤与电线的有效隔离,又能够避免跳纤因弯折而导致损伤,提高光纤通道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塑形防护加强跳纤,包括两端设置有金属连接器插头的光纤,还包括连接件和金属定型软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连接器插头和金属定型软管连接,光纤设置于金属定型软管内腔中。
所述的金属连接器插头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卡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形的定位卡爪,“[”形的定位卡爪从上至下依次为卡接段、中间段和固定段,卡接段和固定段向内延伸;所述的金属定型软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定位套表面设置有引导槽,引导槽的末端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的定位卡爪的卡接段和中间段、中间段和固定段呈60°夹角设置,定位套表面引导槽末端设置的定位孔与定位套表面也呈60°夹角设置。
本发明利用连接件分别连接金属连接器插头和金属定型软管,将跳纤中的光纤部分设置在金属定型软管内部空腔之中,能够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保持,弯曲时长度和大小基本稳定,弯曲后软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防止折弯半径过小形而影响设备通信,实现光纤与电线的有效隔离,又能够避免跳纤因弯折而导致损伤,提高光纤通道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两端设置有金属连接器插头的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金属定型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金属定型软管端部定位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两端设置有金属连接器插头1的光纤2、连接件3和金属定型软管4,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连接器插头1和金属定型软管4连接,光纤2设置于金属定型软管4内腔中。金属定型软管4是由金属弹簧钢线和镀锌铁线或者其他金属线材旋绕包覆而成的复合型金属管,中空外有螺旋纹,光纤2穿在金属定型软管4内,使本发明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保持,弯曲时长度和大小基本稳定,弯曲后软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防止折弯半径过小形而影响设备通信,减少传统跳纤过度弯折造成衰耗通道增加的概率。
光纤2两端的金属连接器插头1上设置有外螺纹5,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5配合的内螺纹6,连接件3与金属连接器插头1通过螺纹连接;连接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卡设有定位环7,定位环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形的定位卡爪8,“[”形的定位卡爪8从上至下依次为卡接段8-1、中间段8-2和固定段8-3,卡接段8-1和固定段8-3向内延伸;金属定型软管4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9,定位套9表面设置有引导槽10,引导槽10的末端设置有定位孔11。引导槽10的位置和数量与定位卡爪8相匹配。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连接件3与金属定型软管4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的定位卡爪8的卡接段8-1和中间段8-2、中间段8-2和固定段8-3呈60°夹角设置,且定位套9表面引导槽10末端设置的定位孔11与定位套9表面也呈60°夹角设置。
在将连接件3与金属定型软管4端部定位套9进行连接时,将各个定位卡爪8对准对应的引导槽10,然后使连接件3与金属定型软管4端部相向运动,当定位卡爪8的卡接段8-1到达定位孔11时,在定位卡爪8的弹性作用下将插入定位孔11内,起到固定作用。同时,由于定位环7与定位套9能够相对转动,当有外力作用导致金属定型软管4转动时,不会引发金属定型软管4内部的光纤2的转动,能够避免光纤2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坝施工的温控模板
- 下一篇:一种趾板混凝土中钻孔的封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