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832.9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雷;陈思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侨侨;杨雷;陈思伶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锁紧 结构 牛真胃 左方 变位 手术 复位 装置 | ||
1.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包括一端与牛真胃大网膜固定的固定线(1),其特征是:该手术复位装置还包括有环形磁铁(2)、固定在牛右腹外侧、与所述的环形磁铁(2)相配合的固定磁铁(3)以及用于夹持环形磁铁(2)的夹持装置(4),所述的环形磁铁(2)上形成有从环形磁铁(2)内环侧贯穿至环形磁铁(2)外环侧的梯形孔(21),所述的固定线(1)上设有一个结(11),所述的结(11)的直径大于梯形孔(21)窄部的孔径,且小于梯形孔(21)宽部的孔径,所述的梯形孔(21)宽部设置有卡线槽(22),所述的卡线槽(22)上配合有卡线装置(6),所述的卡线装置(6)上设置有能将固定线(1)压入卡线槽(22)的卡条(61)和能伸入梯形孔(21)宽部与结(11)卡配的卡块(62);所述的环形磁铁(2)内设置有能切断梯形孔(21)窄部固定线(1)的刀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条(61)中部与后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穿过固定线(1)的锁线孔(61a),所述的卡线槽(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卡槽部(22a)以及第二卡槽部(22b),所述的第二卡槽部(22b)与梯形孔(21)连接;所述的卡条(61)将固定线(1)压入卡线槽(22)中时,所述的卡条(61)后部放置于第一卡槽部(22a)中,所述的卡条(61)中部放置于第二卡槽部(22b)中且压住固定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装置(4)包括有夹持部(41)、连接部(42)以及手柄部(43),所述的夹持部(41)夹持在环形磁铁(2)上,所述的手柄部(43)设有能控制夹持部(41)开合的扳机(43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磁铁(2)内包括有三个等弧度分布的梯形孔(21),相应的,所述的环形磁铁(2)上设置有三个夹持槽(24),所述的夹持部(41)设有三个对应于夹持槽(24)的卡爪(4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磁铁(2)在每个夹持槽(24)处均设置有自动切锁传动装置(5),所述的自动切锁传动装置(5)包括有一端固定在环形磁铁(2)上、另一端伸向夹持槽(24)的弹簧(51),所述的弹簧(51)在卡爪(41a)端部伸入夹持槽(24)时被压缩,所述的弹簧(51)伸向夹持槽(24)的一端连接有杠杆件(52),所述的杠杆件(52)与弹簧(51)相对的一端固定有齿条(52a),所述的齿条(52a)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组(53),所述的传动齿轮组(53)通过推杆(54)与刀片(23)传动连接;所述的弹簧(51)伸张时,所述的刀片(23)在传动齿轮组(53)的带动下向梯形孔(2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齿条(52a)上部与卡条(61)的后端按压配合,所述的弹簧(51)伸张时,所述的齿条(52a)上移将所述的卡条(61)后端推入第一卡槽部(22a)中,所述的第一卡槽部(22a)下部设有能防止卡条(61)后端下移的卡位锁(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齿轮组(53)包括有垂直设置、相互咬合的第一传动齿轮(53a)和第二传动齿轮(53b),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53a)和第二传动齿轮(53b)均包括有轴轮,且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53a)的轴轮与齿条(52a)咬合配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53b)的轴轮与推杆(54)咬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42)的形状与牛下腹弧度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锁紧结构的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部(41)与连接部(42)均外表面圆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侨侨;杨雷;陈思伶,未经王侨侨;杨雷;陈思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8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槽活动式抱索器
- 下一篇:制备氢单氯氟丁烷和氢单氯氟戊烷化合物的催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