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8308.3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良;刘莹;周钰浩;辛颖;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1 | 分类号: | B01J23/881;B01D53/94;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氧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复合氧化物NH3-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该催化剂用于除去固定源烟道气、柴油车尾气和贫燃汽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应用,属于催化脱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其排放主要来自固定源如燃煤锅炉、工业炉窑和移动源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我国在取得对SO2控制的阶段性成果后,“十二五”期间对NOx实现总量控制,即2015年NOx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10%。特别是2012年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中要求NOx(以NO2计)排放为100 mg/m3。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还原剂优先与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氮气(N2)的催化过程。在SCR技术中可作为还原剂的包括氨(NH3)、碳氢化合物(HC)和氢气(H2)。采用NH3作为还原剂的SCR技术对NOx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0~90 %,脱硝效率最高,同时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主流、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商业化脱硝技术。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目前广泛应用的NH3-SCR催化剂是以氧化钛为载体的钒基催化剂(V2O5-WO3(MoO3)/TiO2)。然而,商业钒钛催化剂虽具有较高的脱硝活性和较好的抗水抗硫性能,但其中的活性组分V2O5具有毒性,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反应活性温度窗口较窄(300-400 oC),高温段N2选择性较差。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环境友好的新型NH3-SCR催化剂来取代传统钒基催化剂是非常必要和有广阔前景的。
关于新型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国内外研究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Fe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其来源广泛,无毒,价格低廉,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有潜力的NH3-SCR催化剂。Fe-ZSM-5(K. Krishna, et al., Catal. Today, 2006, 114: 23),Fe2O3(X. L. Mou,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1)以及Fe-Ti复合氧化物(F. D. Liu, et al., Chem. Commun., 2008: 2043)催化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但Fe基催化剂通常脱硝活性温度偏高,抗水抗硫和热稳定性差,制备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应用。Mo氧化性强,可以提高催化的低温活性,常被用做脱硝催化剂助剂,在V2O5/TiO2催化剂中添加Mo,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和热稳定性,且会提高催化剂的N2选择性(G Busca, et al, Appl. Catal. B.1998,18(1):1-36),Mo还可以抑制烟气中As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L Lietti, et al, J. Catal.1999,187(2):419-435)。因此,在氧化铁中添加钼,有望得到具有高活性的NH3-SCR脱硝催化剂。
此外,专利201110133318.3中有提到,高度分散的非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较结晶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有利于长期使用,因此制备分散度高的催化剂也是提高催化活性的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铁基复合氧化物,具体为Fe-Mo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活性成分高度分散,具有奇特的絮状形貌,作为NH3-SCR脱硝催化剂时催化活性高,催化温度范围宽、抗硫抗水中毒,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铁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所得产品性能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8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