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8709.9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松;黄风;吕法瑞;高尚;马玉启;黄鑫;冯双久;张战军;牛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永磁 铁氧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型永磁铁氧体属六角晶系,因其具有很高的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优越的性价比、较高的居里温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永磁材料和磁记录材料,广泛应用于家电、计算机、汽车、通信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产品小型化、轻型化、薄型化以及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探索和研发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对改善目前高端铁氧体产品的结构构成,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一直以来也都是磁性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掺杂改性是目前提高永磁铁氧体磁性能的一种通行做法。“高性能永磁铁氧体及其二元生产方法”(CN101409122A)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及其二元生产方法,是由A料、B料及球磨添加剂经配料制备而成。A料是从市场采购的锶铁氧体一次预烧料;B料是含有La2O3和Co3O4等的氧化物经过配料、混料、烘干、分散、预烧、粉碎过筛获得;球磨添加剂是包含占原料重量总量为0.6%~1.2%的CaCO3、0.2%~0.5%的SiO2、0.2%~0.3%的H3BO3和0.3%~1.5%的Cr2O3。该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二元生产方法。
稀土元素及贵金属氧化物的添加,无疑给改善永磁铁氧体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对其使用量的限制和高的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不得不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获得高性能永磁铁氧体。“一种无稀土置换的高内禀高磁能积永磁锶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2515736A)专利技术,公开了在永磁锶铁氧体的制备中,采用纳米级的SiO2和CaCO3组合作交换耦合剂,添加氧化钇作为微观结构控制剂和采用亲水基油酸钠作为分散剂,制备出了性能优越的永磁锶铁氧体的方法。但专利中所采用的添加剂CaCO3和SiO2均为纳米级粉料,氧化钇为稀有金属氧化物,生产中加入过多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一种制备非稀土高磁性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CN103058641A)专利技术,通过在预烧工序中进行二次煅烧和联合多种常规添加剂,制备出同时具有高剩余磁感应强度Br和内禀矫顽力Hcj的永磁铁氧体材料,但耗能相对较高,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一种高矫顽力M型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CN102030521A)专利技术,采用Al3+作为替代掺杂的方法,利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M型SrAlxFe12-xO19(0<x≤3),解决了SrFe12O19材料矫顽力小的问题,但不利于批量化大生产。
文献(Qingqing Fang, et al,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J], 294, 2005, 281-286.)中报导,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铬掺杂M型锶铁氧体纳米晶颗粒,材料矫顽力虽下降,而饱和磁化强度不降低,这对用作高密度磁记录材料是非常有利的,但纳米粉体工业生产困难,生产成本极高。文献(Amir Abbas Nourbakhsh, et al, J Mater Sci: Mater Electron[J], 22, 2011, 1297-1302.)中报导,采用分析纯试剂,通过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的纳米级SrFe12O19作为添加剂,再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铬掺杂锶铁氧体。从上述制备条件来看,虽获得高的内禀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和矩形比,但成本较高且制备工艺相对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8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