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环外桶复式同步涡流制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9644.X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士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士轩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B61H1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环外桶 复式 同步 涡流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外桶复式同步涡流制动机。
背景技术
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牵引重量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列车的运行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2、正常运行阶段,3、制动阶段,起步阶段列车的速度从零开始加速到正常运行阶段,这需要约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这段时间里事故的发生率不高,正常阶段列车基本处于匀速运行,各个车厢之间所受的外力极小不会破坏车辆,除非意外否则此阶段不会发生恶性事故,而在制动阶段,特别是紧急刹车急减速运行时,列车的运行状况十分恶劣,是恶性事故频发阶段,传统的制动机均为摩擦制动,它的制动介质为空气,空气的传递速度慢,制动中存在着充气、放气等因素,导致各车厢之间的制动机不同步,因此在这段时间会出现足以破坏车辆的两大力:压缩力和拉伸力,产生压缩力的主要原因是:制动波的传播速度慢,造成各车厢之间出现不同步制动,从而在列车中部产生压缩力,产生拉伸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车厢之间单位制动力不等,从而在车钩之间产生拉伸力,压缩力与拉伸力的存在是产生恶性事故的根源,而传统的制动机却又永远无法消除这两个力。
现有制动机主要有四大类:普通摩擦制动机、盘形制动机、内桶涡流制动机、盘形涡流制动机。
普通摩擦制动机采用接触摩擦制动原理,因此存在可控性差、同步性差、速度性差等问题,从而引发的制动事故相对较多,而且其散热性差,不能智能控制,不能混编,编组的数量会因速度的提升而降低,列车运能不能明显提高,盘形制动机是摩擦制动机的改进型,其所用的摩擦片被德国的一家企业——科贝尔公司在苏州的外资企业所垄断,这种摩擦片在使用中摩耗大、费用高;内桶涡流制动机和盘形涡流制动机均采用涡流制动原理,因此其可控性、同步性、速度性好,不易发生制动事故,但其无法实现目的停车,很难实现智能控制,而且不能混编,编组数量不能提升,列车运能无法提高,如图1所示,内桶涡流制动机因其结构原因,外定子、内转子、涡流圆桶产生的热量无法通畅的散去,温升较高,用在小的动能系统还可,无法用在大动能的列车制动当中,而盘形涡流制动机其制动力矩较小,消耗的励磁功率却很大,其在高速下用来限速还可,担当不起在制动中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制动机设计理念是机电分家的设计理念,即设计时机电互不融通,相互无关,这样就不能实现在低速下能目的停车,在高速下又能扩大编组提高运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双环外桶复式同步涡流制动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环外桶复式同步涡流制动机,制动盘安装在轮轴上,所述轮轴位于制动盘一端上套装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套装有定子磁轭,所述定子磁轭上套装有外涡流圆桶,所述外涡流圆桶一端安装在制动盘的内环止口内,另一端与旋转端盖相连,所述旋转端盖套装在定子磁轭上,所述空心轴与定子磁轭之间设置有磁极铁芯,所述磁极铁芯安装在定子磁轭上,所述磁极铁芯上安装有励磁线圈。
所述制动盘两端为对称结构,位于制动盘两端的轮轴上的结构对称。
所述励磁线圈与定子磁轭之间安装绝缘垫圈。
所述空心轴与定子磁轭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磁极铁芯与外涡流圆桶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定子磁轭与旋转端盖之间安装有外轴承。
所述定子磁轭两端均安装有内轴承,所述内轴承安装在定子磁轭与空心轴之间的轴承室内。
所述轮轴与空心轴通过键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是:保留原有制动盘上摩擦片制动原理,可实现目的停车,同时采用外桶式涡流制动原理,可控性、同步性、快速性极佳,可以混编,可实现智能控制,消除恶性事故,采用机电磁一体化设计,散热性能好,编组的数量可以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完全能够实现低速下目的停车、高速下扩大编组提高运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内桶涡流制动机结构图;
图2是涡流制动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示意图。
其中:1、制动盘 2、外涡流圆桶 3、励磁线圈 4、磁极铁芯 5、绝缘垫圈 6、定子磁轭 7、空心轴 8、轮轴 9、键 10、旋转端盖 11、外轴承 12、内轴承 13、内环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士轩,未经崔士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
- 下一篇:双球面摩擦传动无级变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