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难选氧化锌矿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9889.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曾茂青;孙广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18***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氧化 锌矿 选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复杂难选氧化锌矿选矿工艺,属于矿物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开发,易处理的硫化矿越来越少,大量的氧化矿因其品位低、性质极其复杂,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长期堆存或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占据土地、污染环境。如:云南兰坪铅锌矿虽已建成年产金属锌12万吨的湿法炼锌厂,能利用含锌品位l5%以上的矿石,但资源综合利用率远低于50%,目前已堆存有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达1200万吨,每年还以增加300万吨左右的速度继续堆存。
通常,氧化铅采用传统工艺就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而氧化锌却较难选。传统的氧化锌选矿工艺主要是“脱泥浮选”,虽然脱出矿泥(-10μm)能较彻底地排除矿泥对氧化锌浮选的干扰,但是脱泥的同时也脱掉了部分氧化锌矿物,造成氧化锌回收率低,并且脱泥常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存在受给矿浓度、压力大小、给矿大小波动的影响,导致脱泥不稳定、难以调节和控制、指标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基于传统的氧化锌浮选工艺的不足,迫切发明一种新工艺,既能提高回收率、又能使整个过程易于调节、控制和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复杂难选氧化锌矿选矿工艺,它能提高复杂难选氧化锌矿回收率,达到5~10%。
本发明为复杂难选氧化锌矿选矿新工艺,其主要步骤和技术参数如下:
(1)将氧化铅锌矿进行碎矿、磨矿,磨矿细度控制在-0.074mm占75~90%范围,入选矿浆浓度为25~35%;
(2)磨矿产物顺序进入常规的硫化铅、硫化锌、氧化铅浮选作业,并加入传统常用的浮选药剂,分别产出硫化铅、硫化锌和氧化铅三个精矿产品;
(3)氧化铅浮选尾矿先进行浓缩脱水、同时也是有效脱除矿浆中难免离子Ca2+ 、Mg2+、 Pb2+ 和Fe3+的过程,并加入清水对沉砂产物进行调浆,矿浆浓度调节到25~35%,进入氧化锌浮选作业;
(4)氧化锌矿物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选别,粗选作业添加碳酸钠1000~2000g/t、六偏磷酸钠200~300 g/t 、水玻璃300~500 g/t、硫化钠5000~7000 g/t、十八胺500~700 g/t和2#油50~80 g/t;第一次扫选作业I添加硫化钠800~1200 g/t和十八胺150~250 g/t;第二次扫选Ⅱ作业添加十八胺50~150 g/t,整个氧化锌浮选过程保持矿浆pH=11~12,产出氧化锌精矿产品。
对上面四种难免离子对氧化锌矿物可浮性影响机理表明,它们对氧化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氧化铅浮选尾矿经浓缩脱水、补加清水调浆后,Ca2+ 、Mg2+、 Pb2+ 和Fe3四种难免离子浓度约降低了3~4倍,大幅度地减轻了其对氧化锌的抑制作用,使上浮率提高。
所述的氧化铅锌矿品位为:Pb 1.21-3.55%、Zn 6.04-7.78%,铅氧化率71.01-76.38%、锌氧化率70.14-77.13%。
本发明中采用的2#油分为松醇油与化学油两种,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浮选中的起泡剂,在全国各地的矿山中均有应有,是一种常规的起泡剂。本发明中出现的百分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脱水浮锌工艺与传统的脱泥浮锌工艺相比,具有整个工艺过程易于调节、控制和稳定,氧化锌矿物回收率提高5~10%的优点,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云南某氧化铅锌矿Pb 1.21%、Zn 7.78%,铅氧化率71.01%、锌氧化率70.14%,按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选别。磨矿细度-0.074mm占85%,磨矿产物顺序进入常规的硫化铅、硫化锌、氧化铅浮选作业,并加入传统常用的浮选药剂,分别产出硫化铅、硫化锌、氧化铅三个精矿产品。氧化铅浮选尾矿先进行浓缩脱水、往沉砂中加入清水进行调浆、矿浆浓度调节到27%,进入氧化锌浮选作业、并加入常规的浮选药剂进行选别。
原矿经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选别后,其中获得硫化锌精矿Zn48.12%、回收率26.37%,氧化锌精矿Zn 31.58%、回收率61.09%,总锌精矿Zn 35.24%、总锌回收率87.46%。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未经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底信息获取装置、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一种能加热的新型刷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