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滤网和滤除空气中尘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899.8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颂;阮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6 | 分类号: | B01D46/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滤网 空气 尘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旋转滤网和滤除空气中尘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长期的空气污染积累,导致国内各地雾霾发生状况日益严重,华北、华东、华南、东北等全国各地均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甚至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提供低成本高效的解决方案就是空气净化行业的重中之重。
目前常规的空气净化方式主要有静电除尘方式,旋风降尘方式,滤布过滤等,静电除尘方式的缺点是电极板上一旦吸附上污染物,降尘效率就开始下降,并很快失效;旋风除尘的缺点则是能耗过高,占地面积大;袋式过滤的缺点是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技术人员改良了旋转滤网技术,利用丝网除雾器的滤网,用旋转滤网方式捕沫,应用到微尘捕集上,通过旋转滤网捕沫装置捕集,可以较好的提高除尘效率,但是由于该种旋转滤网采用环形盘绕线,盘的两面线型、线密度、线宽均一样,因此只有一面可以有效过滤,另一面基本不起作用,导致过滤效率较低,对细微的颗粒如PM1.0以下的颗粒,缺乏有效过滤,使用范围受到较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好、滤尘精度高的旋转滤网。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好、滤尘精度高的滤除空气中尘粒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滤网,包括滤网和转盘,所述的转盘为盘形风扇,盘形风扇包括轮缘、轮毂和复数个风叶,轮缘与轮毂由风叶连接;轮缘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复数个边齿,轮毂的第一面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复数个第一挂线钩,轮毂的第二面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复数个第二挂线钩;边齿的数量是第一挂线钩数量的M倍,是第二挂线钩数量的N倍,M和N都是大于1的整数;所述的滤网包括粗细不同的两种线丝,粗线丝在第一挂线钩与边齿之间缠绕,粗线丝在每个第一挂线钩绕过的次数是每个边齿绕过次数的M倍;细线丝在第二挂线钩与边齿之间缠绕,细线丝在每个第二挂线钩绕过的次数是每个边齿绕过次数的N倍。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M的数值为2-4,N的数值为2-4。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粗线丝在每个边齿上绕过的次数是一次,细线丝在每个边齿上绕过的次数是1-4次。
细线丝在第二挂线钩与边齿之间缠绕,细线丝在每个边齿上绕一次后,即在挂线钩上绕一次。下一次绕邻近的另一个边齿,但第二挂线钩绕的位置不变,在每个第二挂线钩上绕N次后才转向邻近的另一个第二挂线钩;当整个转盘都绕完一次后,按上述方式开始缠绕第二遍,但细线丝首绕的边齿顺时针或逆时针错过X个边齿,而第二挂线钩仍按原位置开始缠绕;当整个转盘都绕完第二次,如果需要缠绕第三遍,细线丝首绕的边齿再按原方向错过X个边齿,第二挂线钩仍按原位置开始缠绕;当整个转盘都绕完后,将细线丝的线头和线尾绕在挂线钩上临时固定,再用激光焊接或胶水将线头及线尾永久固定。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轮缘包括锥面,锥面的母线与转盘主平面的夹角为15-30°。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风叶沿转盘的周向均布,风叶与转盘主平面的夹角为20-35°。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第一挂线钩离转盘中心的距离与第二挂线钩离转盘中心的距离不同。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线丝为金属丝或碳纤维丝,金属丝或碳纤维丝的表面包括特富龙喷涂层或经过电泳表面处理线丝的直径为0.05-0.3毫米。
以上所述的旋转滤网,转盘表面经过特富龙喷涂处理。
一种滤除空气中尘粒的方法,使用上述的旋转滤网,空气通过旋转滤网的盘形风扇时,滤网的线丝捕捉空气中的尘粒,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甩出落入集尘装置,滤清的空气沿盘形风扇的轴向排出。
本发明的旋转滤网工作时,空气通过旋转滤网的盘形风扇,滤网的线丝捕捉空气中的尘粒,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甩出落入集尘装置,滤清的空气沿盘形风扇的轴向排出,过滤效率好、滤尘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旋转滤网转盘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旋转滤网的转盘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旋转滤网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B向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C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线丝缠绕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线丝缠绕方法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