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饰的纳米金试纸比色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0920.4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肖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纳米 试纸 比色 快速 检测 三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安全分析方法,具体是指通过肉眼对试纸比色,进而对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检测。本方法属于食品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来制备聚合物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等。三聚氰胺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作为食品添加物来使用。
三聚氰胺是一种廉价的材料,含氮量比较高,在66%以上,而传统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是以蛋白质中氮的含量为基准来测定的,因此商家通过违法添加三聚氰胺到食品中这种不法行为来获取巨额利润。尽管三聚氰胺是低毒的,但是过量的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导致肾结石,造成动物和人体的肾功能衰竭。三聚氰胺的非法使用引起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比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数千的猫和狗死亡;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成千上万的婴幼儿肾结石都是因为食用了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或奶制品。
目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包括拉曼光谱分析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常用方法。此方法需要经过样品提取,过柱纯化,浓缩后才能进行分析,过程繁琐且花费较高,样品损失也较大,尤其不适合现场快速测定和普及。因此,迫切需要快速、简便以及可用于现场检测三聚氰胺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纳米技术和试纸结合引入到三聚氰胺的检测应用中,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金的试纸比色法实现可视化快速检测三聚氰胺。该方法相比于常规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用量少,价格更为廉价,颜色现象更为明显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试纸分析,实现三聚氰胺的现场快速检测。其特征在于:
1.修饰探针的制备:首先采用经典的纳米金制备方法,即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纳米金;之后修饰上二硫苏糖醇,从而得到此方法所需要的修饰探针。制备方法是往3ml纳米金中加入500μl的1.0×10-5M二硫苏糖醇,于室温一定转速漩涡混合2h,制好的修饰探针放于4℃下保存备用。
2.色板的制备:依据国标,三聚氰胺的食品限量标准为2.5mg/kg,约2.0×10-5M,此时颜色为蓝色。配制系列浓度的三聚氰胺(色卡上,自左至右三聚氰胺浓度分别为:(1.0×10-2M、1.0×10-3M、5.0×10-4M、1.0×10-4M、2.0×10-5M、1.0×10-5M、0),移取10μl的三聚氰胺于Whatman滤纸上,晾干后,随即加入30μl修饰的纳米金,晾干后拍照,制得色卡。其中,当三聚氰胺浓度大于等于2.0×10-5M时,试纸颜色为蓝色;当三聚氰胺浓度低于2.0×10-5M时,颜色为红色。进一步证明此方法满足国家标准。
3.常温下,移取10μl的三聚氰胺样品于滤纸上,晾干后,随即加入30μl修饰的纳米金。晾干后,观察其颜色变化,依据色板来对比,即得三聚氰胺的大致含量并确定是否超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室温下的可视化检测,视觉现象明显。
2)操作简单,用时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样品及探针用量少,且所用材料均低价。
4)可进一步优化进而应用到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三聚氰胺与二硫苏糖醇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2是色卡示意图:三聚氰胺含量与纳米金颜色变化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验所用到的试剂均为买来直接使用,不需提纯;所有的溶液均使用二次去离子水配置,如氯金酸、柠檬酸三钠、二硫苏糖醇和三聚氰胺溶液。
2.纳米金制备:将150mL氯金酸溶液(浓度为1mM)置于带有回流装置的圆底烧瓶中,加热至沸,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柠檬酸三钠水溶液(38.8mM)。混合溶液继续搅拌回流15min直至形成酒红色纳米金溶液,移走加热装置,继续搅拌溶液,直至冷却至室温。用0.45μm滤膜过滤,取出滤液置于4℃条件下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频合路器
- 下一篇:一种酶联免疫显色底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