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1134.6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1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顽固性 呃逆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膈肌痉挛又叫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呃逆;西医认为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而中医辨证时可分为胃寒、胃热、脾虚胃燥、气机郁滞证等,中药对顽固性打嗝有很好的疗效,没有副作用,西药治疗法的临床治疗部分病例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车前子8-10、芡实5-7、香橼皮4-6、制半夏2-4、枳壳5-10、黄芩5-7、淡竹叶3-5、陈皮5-7、麦冬8-10、川牛膝3-5、吴茱萸2-4、炙甘草5-7、姜黄4-6、积雪草3-5、皂角刺2-4、鱼腥草6-8、紫花地丁5-7、半边莲2-4、大火草1-3、猪毛草2-4、地胆头2-4、凉粉草2-4和丝瓜花4-6。
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车前子9、芡实6、香橼皮5、制半夏3、枳壳8、黄芩6、淡竹叶4、陈皮6、麦冬9、川牛膝4、吴茱萸3、炙甘草6、姜黄5、积雪草4、皂角刺3、鱼腥草7、紫花地丁6、半边莲3、大火草2、猪毛草3、地胆头3、凉粉草3和丝瓜花5。
大火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猪毛草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凉粉草为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凉粉草的全草。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草药具有降逆下气、活血通经、平肝潜阳、养阴清心、除烦安神、化湿开胃和温脾止泻的功效,而且对呃逆治疗见效快、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车前子9、芡实6、香橼皮5、制半夏3、枳壳8、黄芩6、淡竹叶4、陈皮6、麦冬9、川牛膝4、吴茱萸3、炙甘草6、姜黄5、积雪草4、皂角刺3、鱼腥草7、紫花地丁6、半边莲3、大火草2、猪毛草3、地胆头3、凉粉草3和丝瓜花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卫某,男,43岁,患有顽固性呃逆三余年,饭后每次打嗝不停,难受至极,服用西药治疗半年,但疗效不明显,反复发作,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服用一个疗程后,饭后呃逆时间明显减短,发作次数减少,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治愈,无呃逆,至今未复发。
病例2、刘某,女,57岁患有顽固性呃逆五余年,每次呃逆时间超过两次,食不下咽,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服用两个疗程后,呃逆次数很少,每次呃逆的时间也不长,后继续服用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治愈。
病例3、郭某,女,38岁,患有顽固性呃逆半年,服用西药治疗数月,无效,呃逆反复发作,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三个疗程后,治愈,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燕,未经张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铝基催化剂合成及在甲醇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中的应用
- 下一篇:饮用水磁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