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2258.6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樊茹娟;樊冰;胡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茹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36/87;A61K36/8945;A61P9/10;A61P25/0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74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出血 后遗症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 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即使幸存者多数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表现: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3、言语功能障碍;4、吞咽功能障碍;5、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症状。
脑出血后遗症对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要即使配合药物治疗和理疗等康复功能锻炼才能尽早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配方独特,对脑出血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如偏瘫、半身不遂、肢体活动不灵活等效果特别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280-350份, 玉兰280-350份,橘核280-350份,鸡血藤280-350份,桑葚150-200份,丹参150-200份,当归140-180份,远志80-120份,炒水蛭80-120份,艾叶30-100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300份, 玉兰300份,橘核300份,鸡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参180份,当归150份,远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叶50份。
本发明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的原理合理搭配,各原料药协同起效,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驱寒散结的功效,对脑出血后遗症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各原料药功效如下: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玉兰,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消痰、益肺和气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
橘核,性味苦,平,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
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桑葚,性味甘、酸、性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丹参,性味苦,微寒,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当归,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远志,性味苦、辛、温,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水蛭,性味咸、苦、平,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艾叶,性味辛、苦,温,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官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茹娟,未经樊茹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