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795.2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荣;戴朝华;刘志祥;李奇;张雪霞;吴松荣;孙帮成;黄烈威;李明高;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B60L11/1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有轨电车 热量 综合利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装置,包括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和车厢的空调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15)的冷却液出口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相连,冷却循环泵出口管路与散热器组的冷却液入口连接,散热器组的冷却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燃料电池(15)的冷却液入口相连;新风过滤器(2)与回风道(7)之间设有新风预热器(3),车厢(13)内两侧车壁下方或回风道(7)与通风机(5)之间的风管内设有供暖散热器(10),车厢(13)顶部的排风扇(11)与排风口(12)的通道之间设有排风道散热器(14);新风预热器(3)、供暖散热器(10)、排风道散热器(14)和主散热器(18)的分支管路上均设有阀门;燃料电池(15)的冷却液入口设有燃料电池入口温度传感器(23),排风道散热器(14)冷却液出口设有排风道散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25),新风预热器(3)与回风道(7)之间设有预热后新风温度传感器(26),以及车厢(13)空气环境中设有车厢环境温度传感器(27),所有温度传感器都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组由新风预热器(3)、供暖散热器(10)、排风道散热器(14)与主散热器(18)构成,该散热器组通过管道连接,其连接拓扑为:所有散热器冷却液入口与出口分别以并联方式连接或者新风预热器(3)、供暖散热器(10)和排风道散热器(14)并联之后再与主散热器(18)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散热器的散热气流组织结构为吸入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分别为一台变速泵(16)和一台定速泵(17),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均为电控阀,分别为新风预热器阀门(21)、供暖散热器阀门(20)、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和主散热器阀门(22)。
6.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热量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根据不同的季节需要,开启或关闭所述的新风预热器(3)、供暖散热器(10)和排风道散热器(14)使其运行或退出运行;冬季由燃料电池(15)的余热通过新风预热器(3)和供暖散热器(10)为车厢(13)供暖;夏季利用车厢(13)内排风道排出的废冷排风通过排风道散热器(14)为燃料电池(15)辅助散热,实现燃料电池(15)与空调供暖系统的热量综合管理;
二、在冬季工况下,关闭空调制冷系统,开启通风机(5)送风系统,同时开启供暖散热器阀门(20)和新风预热器阀门(21),关闭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调节新风预热器阀门(21)开度,使得新风预热后达到预设的温度;调节供暖散热器阀门(20)开度,使得车厢内温度传感器(27)达到预设值;在新风预热器阀门(21)和供暖散热器阀门(20)的开度设定后,通过控制主散热器(18)风扇转速,使得燃料电池(15)冷却液入口温度位于55~63℃范围内;
三、在夏季工况下,开启空调制冷系统,开启通风机(5)送风系统,同时开启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和主散热器阀门(22),关闭供暖散热器阀门(20)和新风预热器阀门(21),其中,当排风道散热器(14)与主散热器(18)并联时,调节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开度,使得排风道散热器(14)出口冷却液温度位于55~63℃范围内;当排风道散热器(14)与主散热器(18)串联时,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全开;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确定后,不论主散热器(18)与排风道散热器(14)是串联还是并联,均通过控制主散热器(18)风扇转速,使得燃料电池(15)冷却液入口温度位于55~63℃范围内;
四、在过渡季节工况下,关闭空调系统,开启新风系统和通风机(5)送风系统,关闭供暖散热器阀门(20)、新风预热器阀门(21)和排风道散热器阀门(19),通过控制主散热器(18)风扇转速,使得燃料电池(15)冷却液入口温度位于55~63℃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7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