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4345.5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华;岳鹏;李玉华;邱琳;唐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F28F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盘管式非 相变 装置 | ||
1.一种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热部件(10),其内部形成工质容纳腔,其外部形成至少一个与热源贴合的取热面;以及
螺旋盘管(20),设置于所述取热部件(10)的径向外围,沿其轴向延伸呈螺旋状,其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30)连接至所述取热部件(10)内部的工质容纳腔,构成工质的密闭循环通路;
其中,所述取热部件(10)位于所述螺旋盘管(20)轴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取热部件的至少一个取热面与热源紧密接触,吸收来自热源的热量之后,将热量传给内部的工质,工质受热膨胀,形成热波在工质里沿循环回路传递,将热量传递到螺旋盘管,通过螺旋盘管将热量散发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螺旋盘管(20),其最窄处的螺旋直径D满足:D≥2d,其中,d为所述取热部件(10)在所述螺旋盘管(20)内径向延伸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螺旋盘管(20),其为以下形状其中之一:
其轴向两端的直径和中间的直径相同;
其轴向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或
其轴向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的整段或某一段的外侧面具有散热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20)的材料为以下材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合金:不锈钢、金、银、铝、钛、镍和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20)的材料为铜或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20)和连通管(30)为一整段中空管或焊接在一起的三段中空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0)呈“L”形或直线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20)和连通管(30)的内径介于1~50毫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取热部件,该多个取热部件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螺旋盘管(20)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部件的取热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部件的取热面为平面,所述取热部件为长方形、正方形、半球形或半椭球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重力型螺旋盘管式非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以下一种:蒸馏水、酒精、氟利昂、R113制冷剂、丙酮、氨或液态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43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端子盒及连接器
- 下一篇:织带规格更换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