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时分组码的OFDM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6032.3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崔苗;张欣;刘振海;杨涛;赵晨;周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5/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分 ofdm 中继 协作 通信 系统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码的OFDM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法,该系统属于多中继协作无线传输系统,由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配置单个天线,均采用带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P-OFDM的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帧结构包含前缀、训练序列和数据序列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源节点广播数据传输帧,目的节点解码来自源节点第一阶段的数据传输帧,判断直达链路是否满足传输要求,并告知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是否需要协作;
S2.在放大转发AF协议,且需要协作的前提下,目的节点广播中继选择帧,中继节点估计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信道;同时基于来自源节点的数据传输帧,中继节点估计出源节点至中继节点信道,计算判决量;
其中对于AF中继选择,目的节点广播中继选择帧,中继节点估计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信道表示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d的时域多径信道参数;同时基于来自源节点的数据传输帧,中继节点估计出源节点至中继节点信道源节点到中继节点m的时域多径信道参数,计算判决量是AF转发条件下中继节点m自身链路的信道信息计算判决量,n表示子载波位置,和分别代表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源节点到中继节点m的第n个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增益,为噪声方差;
或在解码转发DF协议,且需要协作的前提下,目的节点广播中继选择帧,中继节点估计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信道;同时基于来自源节点的数据传输帧,中继节点完成信道译码;对于能正确译码的中继节点,计算判决量;
其中对于DF中继选择,目的节点广播中继选择帧,中继节点估计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信道表示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的时域多径信道参数;同时基于来自源节点的数据传输帧,中继节点完成信道译码;对于能正确译码的中继节点,计算判决量是DF转发条件下中继节点m自身链路的信道信息计算判决量,表示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的第n个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增益,为噪声方差;
S3.当中继节点的判决量大于预设的门限值TRelaySelection时,该中继节点则有机会参与协作,告知目的节点;
S4.目的节点告知源节点所采取何种传输模式,并告知所有有机会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是否在第二个阶段参与协作以及Alamouti的编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时分组码的OFDM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AF中继选择,中继系统各节点的具体实现方式:
S11.源节点广播数据传输帧,目的节点解码来自源节点第一阶段的数据传输帧,并判断直达链路是否满足传输要求,然后通过两个比特信息告知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是否需要协作;S12.在需要协作的前提下,目的节点广播中继选择帧,中继节点估计中继节点至目的节点信道表示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d的时域多径信道参数;同时基于来自源节点的数据传输帧,中继节点估计出源节点至中继节点信道源节点到中继节点m的时域多径信道参数,计算判决量是AF转发条件下中继节点m自身链路的信道信息计算判决量,n表示子载波位置,和分别代表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源节点到中继节点m的第n个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增益;
S13.当中继节点的判决量大于预设的门限值TRelaySelection时,该中继有机会参与协作,并以一个比特信号告知目的节点;
S14.目的节点通过两个比特信息告知源节点所采取的传输模式,另外通过两个比特信息告知所有有机会参与协作的中继是否在第二个阶段参与协作以及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0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