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6077.0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第一芯材、导线、第二芯材以及第一导线架。第一芯材的第一侧具有容置空间,且第一芯材的第二侧具有凹陷部,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第一芯材具有第一高度。导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第二芯材设置于第一芯材的第一侧,且覆盖容置空间。第一导线架具有嵌合部,且嵌合部嵌合于凹陷部中。嵌合部具有第二高度。在嵌合部嵌合于第一芯材的凹陷部后,嵌合部与第一芯材的总高度小于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的和。本发明将电感器的导线架嵌合于芯材。当此电感器与IC芯片进行系统整合封装时,可有效降低整体高度,使得电子产品利于薄型化的设计。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10020446.7、申请日为2011年1月7日、发明名称为“电感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与IC芯片进行系统整合封装(System-In-Package,SIP)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存储电流通过磁场所产生的能量的被动电子组件,电感值是用来测量电感器存储磁能的能力。电感器一般是用导线缠绕成线圈形状,而根据法拉第感应定律(Faraday's Law of Induction),导线缠绕的匝数能增强线圈内的磁场。电感值是由载流导体周围所形成的磁场产生,此载流导体有反抗电流变化的趋势。导线的圈数、导线的截面积与导线材料都会影响电感值的大小。举例而言,使用高导磁率的磁性材料(例如氧铁化合物)来缠绕导体,会使磁通量增加。
目前,已有多种不同结构设计的电感器揭露于现有技术中。例如,日本专利公告第3083909号揭露一种鼓型结构(drum type)的电感器;美国专利公告第7477122号揭露另一种鼓型结构的电感器;美国专利公开第20090160595号揭露电感器与IC芯片整合的结构。一般而言,现有电感器大多利用下列两种方式与IC芯片进行整合。
1)直接由电感器的下磁芯延伸出引脚,以与电路板上的焊脚焊接。然而,为了维持一定的结构强度,下磁芯便需保留一定的厚度,从而使得整合后的整体高度增加。
2)在电感器的下磁芯下方外接导线架,以与IC芯片的导线架焊接。然而,外接导线架的高度会使得整合后的整体高度增加。
因此,在所需电感值相同的情况下,现有电感器在与IC芯片进行堆栈封装时,并无法降低整体高度,不利于薄型化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将导线架嵌合于芯材。当此电感器与IC芯片进行系统整合封装时,可有效降低整体高度,使得电子产品利于薄型化的设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利用导线架提供可与导线进行焊接的平台,以提供较坚固的焊接强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包括第一芯材、导线、第二芯材以及第一导线架。第一芯材的第一侧具有容置空间,且第一芯材的第二侧具有凹陷部,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第一芯材具有第一高度。导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第二芯材设置于第一芯材的第一侧,且覆盖容置空间。第一导线架具有嵌合部,且嵌合部嵌合于凹陷部中。嵌合部具有第二高度。在嵌合部嵌合于第一芯材的凹陷部后,嵌合部与第一芯材的总高度小于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的和。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感器,包括第一芯材、导线、第二芯材以及第一导线架。第一芯材的第一侧具有容置空间,且第一芯材的第二侧具有凹陷部,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第一芯材的侧边具有破孔。导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第二芯材设置于第一芯材的第一侧,且覆盖容置空间。第一导线架具有嵌合部以及焊接平台,嵌合部嵌合于凹陷部中,且焊接平台连接于嵌合部。导线的一端经由破孔伸出而焊接于焊接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