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组件、电路板及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6705.5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平国永;胡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50/00;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王博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组件 电路板 接触器 | ||
1.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骨架(10),包括:
骨架本体(15);
连接在骨架本体(15)的一侧的一端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所述第一固定部(11)具有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二固定部(12)具有第二卡槽(121);
连接在骨架本体(15)的所述一侧的另一端的第三固定部(13)和第四固定部(14),所述第三固定部(13)具有第三卡槽(132),所述第四固定部(14)具有第四卡槽(142),所述第二固定部(12)指向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方向为y方向,所述第三固定部(13)指向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方向为z方向;
第一线圈端子(20),包括第一卡合部(21)和第一限位部(22),所述第一卡合部(21)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1)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2)具有与所述z方向平行的纵轴;
第二线圈端子(30),包括第二卡合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所述第二卡合部(31)位于所述第二卡槽(121)中,所述第二限位部(32)具有与所述z方向平行的纵轴;
第一接线端子(40),包括第一支撑部(42)和第三卡合部(41),所述第三卡合部(41)位于所述第三卡槽(132)中,所述第一支撑部(42)具有与所述y方向平行的纵轴;
第二接线端子(50),包括第二支撑部(52)和第四卡合部(51),所述第四卡合部(51)位于所述第四卡槽(142)中,所述第二支撑部(52)具有与所述y方向平行的纵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11)、第二卡槽(121)、第三卡槽(132)和第四卡槽(142)分别具有与所述骨架本体(15)的所述一侧同向的开口,其中所述开口的方向为x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端子(20)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2)上且朝向所述x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23),所述第二线圈端子(30)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32)上且朝向所述x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的截面积,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和所述第一限位部(22)的截平面平行于由所述y方向和所述z方向限定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部(13)具有朝向所述x方向延伸的第三限位凸起(131),所述第四固定部(14)具有朝向所述x方向延伸的第四限位凸起(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x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42)、所述第三限位凸起(13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3)距离所述骨架本体(15)的所述一侧的距离依次增加,所述第二支撑部(52)、所述第四限位凸起(141)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距离所述骨架本体(15)的所述一侧的距离依次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13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3)在所述x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141)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在所述x方向上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2)呈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52)呈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7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氢氧节能减排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挤压式开关及其所用导电弹性胶体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