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杀虫剂对玉米螟毒力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7909.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兰;袁忠林;刘志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杀虫剂 玉米螟 毒力 测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毒力测定方法和测定装置,用来测定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毒力,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虫,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受不同世代玉米螟为害: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雄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如蛀孔处遇风吹折,则减产更严重。幼虫在穗期则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降低。
统计研究发现,一般年份春玉米会受玉米螟为害减产10%左右,玉米螟爆发年份导致玉米减产30%以上,造成巨大产量和经济损失,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中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玉米螟的防治技术包括抗螟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作为一种见效快、效果稳定的害虫防治手段在玉米螟的防治中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杀虫剂而言,如何衡量杀虫剂对玉米螟毒力是一个重要方面,毒力测定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杀虫剂研发的成败。传统上对玉米螟的生物测定方法有浸叶法和人工饲料混药法:浸叶法需要种植玉米,用玉米叶片浸药液来饲喂玉米螟,根据死亡情况计算杀虫剂的毒力,这种测定方法生测时间较长,无法满足高通量、多批次的不同杀虫剂毒力测定需要;人工饲料混药法是把药液与饲料混合后来饲喂玉米螟,生测时间短,效果较好,但已有的用于玉米螟饲养的人工饲料成块状,较为干燥,与药剂混配时不容易混匀,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影响实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药平皿法室内测定杀虫剂对玉米螟毒力的测定方法,应用这种方法空白对照的死亡率不超过5%,害虫不易逃逸,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杀虫剂对玉米螟毒力的测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杀虫剂配制成杀虫剂原液,然后将杀虫剂原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释药液;2)将杀虫剂稀释药液与玉米螟幼虫饲料混合均匀,并在室温下将饲料划分成矩形区块;3)将玉米螟幼虫接种到饲料中,封好培养;4)培养结束后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LC50,依据LC50的大小判断杀虫剂对玉米螟的毒力的强弱。
在上述方法中,杀虫剂原液的配制根据该杀虫剂的使用说明调配即可,通常是采用水或者有机溶剂溶解杀虫剂粉末使其成为原液,在原液配制完成后,采用农药助剂对杀虫剂原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浓度在5-25mg/ml之间。
其中,所述农药助剂可选自化学农药领域任意可用的助剂,主要是有机溶剂或水,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吐温、丙酮、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法中,玉米螟幼虫饲料可选用已有文献中公开过的饲料类型,也可选用标准的玉米粉+葡萄糖混合饲料,优选采用包含玉米粉、葡萄糖、琼脂、山梨酸、甲醛的饲料,将这些成分在沸水中溶解均匀后冷却。
在上述饲料中,各成分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通常是在每1000ml水中,各成分用量为玉米粉3-8g,葡萄糖10-20g,琼脂10-20g,山梨酸2-8g,甲醛1-2mL;优选组成为玉米粉5g,葡萄糖15g,琼脂15g,山梨酸4g,甲醛1.6mL。
在上述饲料中,即可将各成分同时加入到沸水中,也可先用部分水溶解部分成分,用另一部分水溶解其他成分,最后在充分混匀后冷却。
上述饲料优选的制备方法是先称取玉米粉和琼脂,用一定量的水混匀,称为①;将另一部分水烧开,将①缓慢加入,煮5分钟,然后加入葡萄糖,将剩余水全部加入煮沸。停止加热后,加入山梨酸和甲醛,充分混匀即可。
上述饲料制备完成后通常冷却至比室温略高的温度,通常是40-45℃,以便促进与杀虫剂稀释药液的混合。
在本发明中,杀虫剂稀释药液与玉米螟幼虫饲料体积比为1:20-80,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在本发明中,考虑到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所用玉米螟幼虫优选为玉米螟2~3龄幼虫,其在饲料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光照为16:8(L:D),相对湿度为75%,培养时间为2-7天。
上述的玉米螟幼虫既可以是从田间筛选的,也可以是人工培养的。为了避免受到时间和季节的影响,优选通过人工培养得到所需玉米螟幼虫,培养方法为将田间的玉米螟一代老熟幼虫,在温度26~28℃,光照为16:8(L:D),相对湿度为75%的光照条件下使其化蛹、交配、产卵;孵化的幼虫以人工饲料进行饲养,饲养2代后,挑选体长一致和健康的2~3龄幼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显示器和信息显示装置
- 下一篇:制备醇类的混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