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099.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科;李海洋;汪思华;潘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G01R27/02;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冷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中型发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线圈通常是采用高纯水冷却,冷却水循环利用。由于发电机内冷水在循环过程中,空气不可避免地漏入,而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体积约占0.039%),随着发电机内冷水的不断循环,CO2在内冷水中不断积累,内冷水的pH逐渐降低,电导率先降低然后再升高。pH降低增加了发电机铜线圈的腐蚀,内冷水电导率增加降低了发电机的绝缘性能。铜线圈腐蚀的直接后果是内冷水的铜含量升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腐蚀产物可能在空芯铜线圈内沉积,造成冷却水冷却效果降低,最终导致线圈过热而威胁正常的安全生产。发电机绝缘性降低将导致漏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调节和控制内冷水的pH值在合适的范围,防止空芯铜线圈的腐蚀,同时也要保证发电机可靠的绝缘性能。研究认为,调节和控制内冷水的pH值在8.0~9.0之间,可使空芯铜导线在内冷水中的腐蚀降低到最小。
目前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主要有:1)中性pH+高氧(>2000μg/L);2)中性pH+低氧(<50μg/L);3)碱性pH(8.0~9.0)+不控制溶氧;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第3种处理方式,从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公布的专利来看也都集中在第3种方式。对于第3种方式,由于内冷水碱化方式的不同,又分为a)直接加NaOH型;b)采用钠型混床间接加NaOH型;c)采用含氨的凝结水与不含氨的凝结水精处理出水或除盐水调节型。
1、直接加NaOH型
这种内冷水碱化处理是让部分内冷水(一般不超过10%)先经过RH/ROH型小混床对内冷水进行纯化处理,然后在小混床出口在加入NaOH溶液,通过调节NaOH的加入量来提高内冷水的pH至(8.0~9.0),通过调节内冷水的旁流处理量来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在合格范围内。
优点:可以通过调节NaOH的加入量,将内冷水的pH提高到任意值;也可以通过调整旁流处理量使内冷水的电导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缺点:1)由于CO2的漏入,加入到内冷水中的NaOH会很快反应变为Na2CO3或NaHCO3,从而使内冷水的实际pH低于预期值,偏低的程度取决于CO2的漏入速度和旁流处理量。如果为了提高pH,可以通过提高NaOH的加入量来实现,但是面临着内冷水电导率超标的问题。如果通过提高旁流处理量来减少CO2的积累,就会在除掉内冷水中CO2的同时,也除掉了加进去的NaOH;而且NaOH是强碱性物质,其调节pH的能力很强,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缓冲性很差,因此,此种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很难控制,实际控制的pH基本上在7.0~8.0。2)由于内冷水的电导率一般控制在2μS/cm以下,属于纯水范畴,而纯水pH的直接测量容易受静电荷等影响,很难测准,这是目前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这种内冷水处理方法恰恰是依靠pH监测结果来调节NaOH的加入量和旁流处理量,由于pH测定不准确、不可靠,导致内冷水处理很难调控到预期目标。
2、采用钠型混床间接加NaOH型
这种内冷水碱化处理是让部分内冷水(一般不超过10%)经过RNa/ROH型小混床对内冷水进行碱化处理,其原理是让内冷水中腐蚀下来的Cu2+或其它阳离子与R-Na交换产生Na+,阴离子(如CO32-、HCO3-)与R-OH交换产生OH-,最终在混床出水中产生微量的NaOH,即间接向内冷水中加NaOH,从而提高内冷水的pH。
优点:由于钠型混床产生的NaOH量很小,理论上比较容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的淤积监测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