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603.7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镇炜;卜春光;高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55/18 | 分类号: | B62D55/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移动 机器人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履带。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通过能力强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履带是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重要部件,传统的履带多是由模具制作或机械连接。模具制作的履带适用于专用的移动机器人,但成本高,通用性差;机械连接的履带成本低,但可靠性差。研制一种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履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模具制作履带或机械连接履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履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主履带及辅助履带,其中主履带包括主同步带带体、防跑偏挡块、防跑偏导条、行走挡块及主带齿,所述主同步带带体的外表面沿带长方向均布有多个行走挡块,内表面沿带长方向均布有多个主带齿,所述主同步带带体内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防跑偏挡块及防跑偏导条;所述辅助履带包括辅助同步带带体、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辅助履带行走挡块及辅带齿,所述辅助同步带带体的外表面沿带长方向均布有多个辅助履带行走挡块,内表面沿带长方向均布有多个辅带齿,所述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安装在辅助同步带带体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主同步带带体内表面两侧的防跑偏导条相互平行,在两侧防跑偏导条之间以及每侧防跑偏导条的外侧均设有所述主带齿;所述每侧防跑偏导条外侧的主带齿上均设有所述防跑偏挡块;所述主同步带带体内表面的主带齿两侧分别铣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焊接有所述防跑偏导条,两侧防跑偏导条外侧的防跑偏挡块两两对应;
所述主同步带带体为环形同步带,其外表面上的各所述行走挡块相互平行,内表面上的各所述主带齿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所述行走挡块,且所述行走挡块及所述主带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同步带带体的轴向同向;所述辅助同步带带体内表面的各辅带齿的中部均设有所述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所述辅助同步带带体为环形同步带,其外表面上的各所述辅助履带行走挡块相互平行,内表面上的各所述辅带齿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所述辅助履带行走挡块,且所述辅助履带行走挡块及所述辅带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辅助履带带体的轴向同向。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应用广泛;本发明可用于任何一款履带式移动机器人上,主履带可实现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主要运动,使履带式机器人可以在适合的地面平稳、可靠地运动;辅助履带可协助主履带实现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在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越障时发挥重要作用。
2.适应性强;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改变履带的形状,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3.本发明主同步带带体内表面两侧均设置了防跑偏挡块及防跑偏导条,使得履带机器人移动可平稳、可靠。
4.本发明辅助同步带带体内表面各辅带齿的中部均设置了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更便于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越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辅助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履带,11为主同步带带体,12为防跑偏挡块,13为防跑偏导条,14为行走挡块,15为主带齿,2为辅助履带,21为辅助同步带带体,22为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23为辅助履带行走挡块,24为辅带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履带包括主履带1及辅助履带2,如图1所示,主履带1包括主同步带带体11、防跑偏挡块12、防跑偏导条13、行走挡块14及主带齿15;如图2所示,辅助履带2包括辅助同步带带体21、辅助履带防跑偏挡块22、辅助履带行走挡块23及辅带齿24。
主同步带带体11、防跑偏挡块12、防跑偏导条13、行走挡块14及主带齿15均为聚氨酯材料。主同步带带体11是环形聚氨酯同步带,其外表面上沿带长方向(即环形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行走挡块14,该行走挡块14的形状和间距可依据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和主同步带带体11的宽度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行走挡块14长度方向的端面为等腰梯形,梯形的两个腰为圆弧状,行走挡块14的长度小于主同步带带体11的带宽;梯形的上底朝外,在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移动时与地面或障碍物接触,梯形的下底与主同步带带体11之间采用现有的聚氨酯焊接方法相连接,即行走挡块14与主同步带带体11的连接部位被融化,然后融合在一起。主同步带带体11外表面上的各行走挡块14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治疗型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针头回缩的自毁式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