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8943.X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群;尹逊和;李佩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自动 串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饰品珠子穿线的自动串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追求也随之变化。首饰品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大量的产品从浙江的义乌、金华等地区运往全国乃至国外。而这些首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连续的针将中间开有通孔的珠子串成一串,再进行后续加工,或者把已经加工好的工艺孔珠进行串联后纺织成各种工艺孔珠制品等。作为前道工序的穿珠工作,大多为手工穿珠,机械化程度非常低,这就造成它的产量受到限制,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再者这种人工穿珠方式存在占用劳动力多、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缺点。所以急需一种高效的自动串珠机来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的串珠机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机器对珠子的形状和大小有一些额外的限制,而且机器本身的造价非常高,所以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这种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旋转盘、夹针机构、串珠针、串珠线和固定夹针装置的外圈机架和内圈机架;旋转盘通过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夹针机构由夹针气动夹指、自动拨珠机构组成并且沿让串珠针与旋转盘相切的方向把夹针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夹针机构在旋转盘上方且与旋转盘不相互接触。
进一步地,旋转盘的横截面为ω型,旋转盘的中心部位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夹针机构通过两个螺丝钉分别把夹针机构固定在外圈机架和内圈机架上。
进一步地,夹针机构及内外圈机架固定在夹持机构支撑架上。串珠针的尖端的位置处于旋转盘最窄处和最宽处之间但又不接触到旋转盘的底部。夹持机构支撑架与电机固定座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由夹针气动夹指、直线气缸、自动拨珠机构组成。
进一步地,夹针气动夹指夹针部位由两个三角齿组成,合并夹针气动夹指时,两个三角齿之间有圆形缝隙,能够让串珠针固定在里面。
进一步地,直线气缸的活动杆件末端固接着自动拨珠机构。
进一步地,自动拨珠机构由电磁铁、扭簧、铁片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
进一步地,夹针机构有四个,并且沿让串珠针与旋转盘相切的方向把夹针机构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还包括有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夹针机构的直线汽缸和电磁铁的信号控制端连接。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PLC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关及转速,从而控制整个穿珠过程,在穿珠环节完全实现自动化;(2)由于采用旋转盘进行穿珠,只要珠的孔径大于针的直径,珠子的外形和大小不受到限制,实现一台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可穿多种不同型号的珠子,实用性强;(3)用机械穿珠取代人工穿珠,大大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发明可以同时用多根串珠针和串珠线串多条珠子,所串珠子可以是各种大小的珠子,用机械穿珠取代人工串珠,适应性广、效率高、可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旋转盘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夹针机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夹针气动夹指正视示意图及夹针三角齿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直线气缸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旋转式自动串珠装置的自动拨珠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旋转盘外环,2旋转盘内环,3电机输出轴,4夹针机构,5串珠针,6外圈机架,7内圈机架,8外螺丝钉,9内螺丝钉,10串珠线,11旋转盘,12电机固定座,13电机,14夹持机构支撑架,15夹针气动夹指,16直线汽缸,17自动拨珠机构,18电磁铁,19扭簧,20铁片,21三角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未经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红密封结构
- 下一篇:基于管式炉的卷对卷气相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