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手段实现车队协同驾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992.3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育林;徐友春;袁一;李明喜;李 华;贾 鹏;张志超;李建市;朱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实物 仿真技术 手段 实现 车队 协同 驾驶 方法 | ||
1.一种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手段实现车队协同驾驶的方法,建立车辆与道路信息共享数据库和车队协同驾驶分布式体系的软件架构,将系统整体功能分为上下两层的功能单元,设定车队位置、长度、速度、间隔等触发条件,完成各种车队协同驾驶策略的切换控制;
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涵盖车辆状态与道路交通环境等信息的数据类型,提供车辆与道路信息共享数据库,对车载多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动态信息与道路交通设施、位置等静态信息进行分类与融合;
(2)建立车队协同驾驶分布式体系的软件架构:包括车队上层协作功能单元与底层控制功能单元,所述车队上层协作功能单元根据不同道路交通场景设定车队巡航、跟随、组合与拆分、换道等策略,根据有限的道路资源完成车队不同策略的切换控制,所述底层控制功能单元根据车队上层协作功能单元发送的车队期望状态命令,控制各缩微智能车的电机转速与舵机偏转,实现车队的协同驾驶;
(3)根据步骤(2)中的车队上层协作功能单元的软件需求,设计车队协同驾驶的混成自动机;针对上述多种协同驾驶策略,建立不同的车队协作模态,借助车辆与道路信息共享数据库,构建基于事件流描述的动态驱动系统,采用直接、广播、绑定、隐藏等事件类型,设计车队协作模态的迁移动作,实现不同策略的切换控制;
(4)根据所述步骤(2)中的底层控制功能单元的软件需求,采用车辆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匹配的方式,建立车队控制系统的输入状态精确线性化关系式如下:
式中,下标i表示车队中第i辆车,状态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9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