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9020.6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佑;林奕升;邱骏仁;林易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关于一种对框胶限位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由于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一般而言,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由上基板、液晶层以及下基板所构成,其中上基板藉由周边框胶的黏着性而与下基板贴合,且液晶层藉由框胶而容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因此,框胶可将制程中所注入的液晶稳定地容置在上基板以及下基板之间。
然而,因为上基板与下基板相互压合后,导致压合后框胶的宽度过度增大时,框胶一方面可能朝内渗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以致显示面板组立时,框胶接触液晶层的液晶,而造成显示区的污染而产生露光现象;反之,框胶另一方面可能朝外渗透到下基板的外引脚接合区(Bonding Area),以致显示面板组立时,框胶覆盖至外引脚接合区上的晶片,而导致压合不良而产生晶片失效。
如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显示面板,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以对涂布压合后的框胶加以限位,降低框胶过于接近或远离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机会,以符合对组位置的设计要求,并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这种显示面板包含一阵列基板、一对向基板、一显示介质、一内围绕体、一外围绕体与一框胶。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介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内围绕体介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且完全地围绕显示介质,且内围绕体上无开孔。外围绕体介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且完全地围绕内围绕体,且外围绕体上无开孔,其中内围绕体、外围绕体、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框胶位于容置空间中,且接触内围绕体、外围绕体、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
如此,藉由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设计,框胶不致渗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以避免显示介质,例如:液晶,与框胶接触后产生污染物,进而形成间隙漏光(cell light leakage)现象,以及框胶不致渗入阵列基板的外引脚接合区,以避免因为压合不良而产生的晶片失效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视图;
图2为图1的2-2局部剖面图;
图3A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在图1的剖面位置相同;
图3B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在图1的剖面位置相同;
图4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在图1的剖面位置相同;
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在图1的剖面位置相同;
图6绘示依据本发明显示面板于第六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在图1的剖面位置相同;
图7绘示依据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A~图8E分别为图7的步骤1~步骤4的操作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1、102、200、201、202 显示面板
110、210 阵列基板
120、220 下透明基板
130 主动彩色滤光阵列
131 叠合结构
132、232 第一金属层
133、233 介电层
135、235 第二金属层
136 第一钝化层
236 钝化层
138 第二钝化层
139、239 像素电极
150、250 对向基板
151、251 上透明基板
152、252 透明电极层
154、254 黑色矩阵
156 色阻
256、256R、256B、256G 彩色滤光色阻
160、260 显示介质
161、261 间隙物
170、270 内围绕体
171 第一内围绕部
171S 第一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救生舱隔热固定装置
- 下一篇:矿井抗灾风门自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