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顾带钢边降控制和凸度控制的工作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9102.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辉;张杰;曹建国;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顾 带钢 控制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带轧制生产中用于板形控制的轧辊,特别是冷连轧机带钢边降控制和凸度控制的轧辊。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带钢横截面外形和边部厚度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轧机的成材率,各种类型的轧机纷纷应运而生。目前,在板形控制特别是带钢边降控制领域主要有以下控制方法:K-WRS技术、边部控制辊(EDC辊)技术、工作辊强化冷却(EDC冷却)技术、T-WRS&C轧机技术等。其中:
(1)文献1(Suganuma N,et al.Application of K-WRS mill to cold rolling.Proceedings of the1985Japanese Spring Conference for Technology of Plasticity,1985:41~44)报道,K-WRS技术是UCMW轧机采用了K-WRS轧辊,即轧机工作辊使用一端带有倒角的单锥度辊,通过单锥度辊实现对带钢边部进行厚度控制,实际生产中根据工艺的要求控制轧辊的窜动位置,以获得对带钢边降的有效控制。
(2)文献2(Hartung.A new way to reduce the edge drop[J].Steel Research,1998:4~5)报道,边部控制辊(EDC辊)技术是在工作辊的两末端开环形的槽,工作辊沿轴向窜动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带钢。EDC辊的设计使其靠近带钢边部也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保证带钢和辊面能够有光滑的接触,同时又能减少边降的发生。
(3)文献3(许健勇.薄板冷轧厚度与板形高精度控制技术.钢铁,2002,37(1):73~77)报道,工作辊强化冷却(EDC冷却)技术是通过在轧辊边部进行低温强化冷却,使强化冷却区形成大落差温度场,从而避免带钢边部过大的带钢边降。
(4)文献4(王军生,赵启林等,T-WRS&C冷轧机工作原理与应用,重型机械,2001,(6):8~11)报道,单锥度辊窜辊轧机T-WRS由日本川崎制铁开发,其工作辊分为平辊段、边降控制段和结构锥形段。单锥度辊进行边降控制时,针对不同宽度带钢利用窜辊使得带钢边部进入工作辊边降控制段内,达到边部局部增厚,减小边降的目的。T-WRS&C轧机技术通过常规工作辊横向窜辊和交叉,控制带钢边部进入轧辊锥形段的距离,补偿工作辊弹性压扁引起的带钢边部金属变形,减少边降的发生。
冷轧带钢边降产生原因包括:由于轧制过程中工作辊发生弹性压扁,轧辊在轧件边部的压扁量明显小于在中部的压扁量而产生边降;由于自由表面的影响,带钢边部金属和内部金属流动规律不同,边部金属受到的侧向阻力比内部小得多,所以金属除纵向流动外,还发生较为明显的横向流动,这会进一步降低边部区域的轧制压力以及轧辊压扁量,使带钢发生边降;对于四辊冷轧机,在带钢边部支持辊对工作辊产生一个有害的弯矩,这个弯矩也是造成轧件边降的原因。K-WRS技术是日立开发的UCMW轧机通过使用一端带有直线形倒角的单锥度工作辊,即川崎的K-WRS轧辊,可有效控制带钢边降,在带钢边部0~100mm尤其是0~15mm的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某1550UCMW轧机生产实践数据来看,应用前后边降的降低幅度达到约50%左右。某1700冷连轧机采用直线形倒角的单锥度工作辊同样可有效控制带钢边降,但在轧制调试过程中发现,单锥度工作辊辊形控制不当极易出现“剪边”、“断带”和边降控制效果不对称等问题,造成停产,影响现场生产顺利进行。同时采用直线形倒角的单锥度工作辊在边降控制过程中由于带钢边部增厚较多控制不当易在带钢边部产生“小浪形”板形平坦度缺陷,同时发现弯辊力使用经常达到极限值,轧机的凸度控制能力不足。SMS公司开发的边部控制辊(又称EDC辊)技术是在圆柱形工作辊的两末端开环形的槽,工作辊沿轴向窜动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带钢,经过轧制试验板带取得了较好的边降控制效果,但轧辊加工和维护难度较大。SMS公司工作辊强化冷却(EDC冷却)技术在原有工作辊分段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冷却喷淋杆,布置在工作辊出口侧,强化冷却区形成大落差温度场,避免了边缘区热凸度过大造成带钢边降,边降控制效果明显,但建设和维护成本较大。T-WRS&C轧机技术是三菱重工在吸收了川崎制铁K-WRS轧机和三菱重工PC轧机各自特点基础上开发的四辊轧机,它的工作辊既可以交叉又可以横移,具有很强的边降控制能力及稳定的工作特性,进一步提高了带钢边降控制效果,建设和应用成本较大,主要用于新建轧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带钢边降控制和凸度控制的工作辊,所述工作辊包括凸度控制段、边降控制段和直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泡沫铝一体型复合夹芯板
- 下一篇:意控智能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