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99113.9 申请日: 2014-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3981974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王春林;张建东;陈泉;曾滨;吴京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98 分类号: E04B1/98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徐激波
地址: 21118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振动 耗能 部分 复位 阻尼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阻尼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阻尼耗能装置,如黏弹性阻尼器是一种通过阻尼材料体夹在两板之间使其产生剪切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消能减震构件。当两块板产生相对平行位移时,阻尼材料体产生剪切变形,有滞回特性的阻抗力发挥作用达到吸收振动能量的目的。阻尼材料体吸收振动能量的机制在微小变形时也起作用,因此,在风或交通振动引发的微振动和地震作用,阻尼材料体均可发挥稳定的能量吸收性能。

但是,在中大震作用下夹着阻尼材料体的两块板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平行位移,导致阻尼器本身产生累积的残余变形,震后不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对结构震后修复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因为随着结构层间残余变形角的增大,建筑的维修成本会大幅度增大,甚至大于重建费用,因此减小阻尼耗能装置的震后残余变形是有待改进的问题之一。

其次,黏弹性阻尼器作为支撑或连接构件使用时,其刚度由阻尼材料体决定,在中大震作用下,黏弹性阻尼器阻尼材料体的剪切刚度很小,很难形成有效的抗侧刚度或轴向刚度来分担地震作用力,因此提高阻尼器在中大震作用下的刚度也是有待改进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减小黏弹性阻尼器在中大震作用下的过量残余变形,同时又能够增加其刚度,且又要保证其在微振动或中大震作用下发挥耗能,提供了一种微振动可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包括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体、外约束部件、锚固板一、连接板一、锚固板二、连接板二和张力系统;

所述内约束部件设置在外约束部件内,内约束部件的净长度大于外约束部件,所述板一和锚固板二压紧在内约束部件两端,所述张力系统为通过预张拉钢绞线或形状记忆合金或纤维筋分别在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上锚固,所述连接板一穿过锚固板一与内约束部件固结,所述板二穿过锚固板二与外约束部件固结,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的大小能够抵住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沿阻尼器长度方向共同滑动,所述阻尼材料体设置在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之间,并且分别与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材料体仅设置在内约束部件的上侧和下侧,或者设置在内约束部件的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内约束部件的截面为工字形或管形或多边形或由多个多边形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约束部件为板或型钢通过焊接或螺栓固结而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灵活设置本发明阻尼器的参数,实现发挥不同的功能。一方面,在风或者交通振动等微振动作用下,阻尼材料体通过剪切变形耗散振动能量,剪切变形小于内约束部件伸出外约束部件的长度,外约束部件可沿阻尼器长度方向自由移动;在中等或较大地震作用下,阻尼器材料体剪切变形大于内约束部件伸出外约束部件的长度,外约束部件将抵住端部锚固板一起运动,而内约束部件将抵住另外一端锚固板向相反方向运动,此时,内外约束部件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促使阻尼材料体耗散能量,同时内外锚固板的相对运动会使得张力系统分担部分轴向力,提高了阻尼器在中大震作用下的刚度,而这部分轴向力又能为阻尼器提供自复位压力,在震后可将外约束部件压回到内约束部件长度范围内,可以明显减小构件和结构的残余变形。如此,阻尼器不仅能在微振动作用和中大震作用下耗量,又能在中大震作用下提高阻尼器刚度,并且又能为震后阻尼器提供部分自复位能力,形成了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实现了风振和地震同时消能减震,提高了中大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刚度,且又能有效控制阻尼器残余变形的多重功效。

2.本发明部件制作简单,安装方便灵活。仅将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拉紧压在内约束部件上,而外约束部件不参与初始受力,所以震后可以不需要重新设定张力系统,可方便更换阻尼材料体,保证了阻尼器能够快速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体和锚固板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张力系统设置后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组装完成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组装完成后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部件相互关系简化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组装完成后剖面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