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叶菊生根组培苗的留茬再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9760.X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丁雪丰;何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平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叶菊 生根 组培苗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甜叶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甜叶菊生根组培苗的留茬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组织培养是甜叶菊快速增殖和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甜叶菊经过生根培养后,接种的茎段长成了根茎叶俱全的甜叶菊生根苗植株,为了扩大繁殖的倍数,通常在生根苗的枝条长满培养瓶后,将其从培养基中连根拔出,再将枝条剪成单节的茎段进行扦插育苗,而培养基则作为废物处理了。但是我们分析,组培瓶中的培养基经过一次生根培养,其中的营养物质并未全部耗尽,可以继续加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甜叶菊生根苗培养存在的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甜叶菊生根组培苗的留茬再生方法。
也就是在甜叶菊的生根培养完成后,取苗时,将根茬留在培养基内使之进行再生生长,再培养一茬生根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甜叶菊生根组培苗的留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 留下生长点:在第一次剪苗时,保留根系,并在每个枝条的基部留下一对健康的叶片,其腋芽作为再生生长的生长点;
(2) 盖好瓶盖:剪苗后盖好瓶盖;
(3) 回架培养:将组培瓶放回培养架上继续培养;
(4) 二次剪苗:再生苗长成后即行二次剪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过去要废弃的培养基进行生根苗的再生培养,多培养一茬生根苗用于扦插繁殖。虽然由于营养不足的原因,二茬的生根苗生长不及前茬,苗体偏黄偏细偏弱,但这并不影响其扦插成活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不增加用工和材料费用的前提下完成的,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甜叶菊3个品系生根培养基重复利用实例
对B1、+3、4号3个甜叶菊品系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条件:培养基
1/2MS生根培养基,温度24℃,光照2100lux/cm2,采用250ml培养瓶,每瓶接种5个甜叶菊单节茎段,每个品系10瓶,培养30天。培养到期,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剪出生根苗的部分茎段用于室外扦插育苗。从组培瓶中剪苗时,每个枝条的基部留下一对健康的叶片,利用其腋芽作为再生生长的生长点。剪完后盖上瓶盖,放回到原组培架上进行培养30天。
调查方法:
每次培养期满时取出生根苗,计数每瓶生根苗的总茎数、总节数。由于甜叶菊生根苗主要是用于室外的扦插育苗,扦插一般为单节扦插,苗的顶梢1cm长度算一节。所以生根培养获得的总茎数和总节数的多少就成为增殖效率高低的指标。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个品系的生根组培苗的留茬再生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一茬获得的每瓶平均总节数为27.2个,第二茬获得的每瓶平均总节数为18.3个,
留茬再生方法使培养基的增殖效率提高了67.7%。而第三次利用的效果甚微,无实用价值。上述结果说明,甜叶菊生根培养基的二次扦插充分利用了原生根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大幅度提高了培养基的增殖效率。
表1 . 甜叶菊3个品系生根培养基重复利用调查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平,未经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调节速度的点验钞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电磁计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