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9860.2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冯颖;杨忠君;丁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B01F15/04;B01F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二元 复合 调驱剂 自动 调配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油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在储层中运动都是沿阻力最小的路径前进,导致注水采油效率的降低和产出水的增加。因此堵水调剖技术一直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稳油控水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提高常规堵水调剖的增产效果,在油藏开发的整体尺度上将注水、堵水和调剖有机结合,就产生了深部调驱技术。该技术采用具有选择性封堵性能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凝胶、体膨型凝胶颗粒和乳液等堵剂体系,通过将调驱剂注入储层深部而对水相形成封堵,迫使注入水进入原来波及少的区域,从而扩大水驱波及范围、改善驱油效率。
某油田所用调驱剂为水、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的混合物。目前,调驱剂的调配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配制调驱液时加药时间、加药量均由人为控制,主观误差较大;人工加药时,物料均为一次性集中加入,不利于物料在水中的均匀分散和混合;由加药方式导致的罐内物料粘度变化较大,易造成搅拌器桨叶及传动齿轮损坏等问题,搅拌效率低,搅拌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二元复合调驱剂的自动配制和控制,其结构和控制逻辑简单,造价和运行能耗较小,能够降低劳动成本,改善调驱剂质量,延长搅拌装置使用寿命,提高采油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包括进水管线、手动截止阀、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射流器、搅拌装置、调驱剂储罐、输出装置、干粉储罐、料位开关、下料开关、螺旋进料器、料斗料位开关、干粉料斗、交联剂储罐、交联剂储罐液位开关、手动阀、计量泵、交联剂料斗、控制箱,所述系统由高压进水管系、聚合物进料装置、交联剂进料装置以及自动控制部分构成,其中高压进水管路上依次安装了手动截止阀、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和射流器;聚合物进料装置由聚合物储罐、螺旋进料器和干粉料斗组成;交联剂进料装置由交联剂储罐、计量泵和交联剂料斗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由人机界面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组成;调驱剂罐内安装有搅拌器,聚合物进料装置的聚合物储罐上安装料位开关,出料口处安装下料开关和螺旋进料器,料斗上装有料位开关,并通过软管与进水管路上的射流器相连;螺旋进料器的驱动电机、变频器以及料位开关处接线至控制箱。
所述的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所述聚合物进料装置储罐上安装料位开关,螺旋进料器设有变频器调节螺旋轴。
所述的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所述交联剂进料装置在交联剂储罐上安装液位开关,在出口处装有手动阀,并与计量泵连接,料斗通过软管与进水管路上的射流器相连。
所述的油井二元复合调驱剂自动调配控制系统,所述计量泵以及液位开关处接线至控制箱。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人工调配调驱剂时所造成的误差大、物料分散和混合不均以及劳动程度大、人工成本高问题。
2.本发明可实现注水管路的自动关闭和进水流量调节,聚合物和交联剂物料的自动加料、自动计量和加药时间的自动控制。
3.本发明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投资费用低、运行稳定特点,达到提高操作精度和调驱剂稳定性、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油井智能化操作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和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自动控制部分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1进水管线、2手动截止阀、3电动调节阀、4电磁流量计、5射流器、6搅拌装置、7调驱剂储罐、8输出装置、9干粉储罐、10料位开关、11下料开关、12螺旋进料器、13料斗料位开关、14干粉料斗、15交联剂储罐、16交联剂储罐液位开关、17手动阀、18计量泵、19交联剂料斗、20控制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9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把立
- 下一篇:一种滑板车后轮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