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帘蛤科贝类亲本的性别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2435.4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闫喜武;杨凤;胥贤;赵力强;聂鸿涛;张跃环;张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帘蛤科 贝类 亲本 性别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帘蛤科贝类亲本的性别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养殖的贝类中,帘蛤科贝类占据着重要的养殖地位。例如,帘蛤科蛤仔属的菲律宾蛤仔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市场上常见的紫石房蛤、文蛤、等边浅蛤、薄片镜蛤都属于帘蛤科贝类。帘蛤科贝类多为雌雄异体,少数个体出现雌雄同体。在雌雄异体的贝类中,因为雌雄同形即第二性征无差异,所以很难通过外形鉴定出性别。并且贝类存在性逆转现象,雌雄异体可以性别互换,雌雄同体也可性变为雌雄异体,使性别鉴定非常困难。从而使得水产工作者在开展贝类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苗种生产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目前,针对贝类性别鉴定方法的研究,对比文件(专利公开号为CN 101377485A)公开了一种微型电钻打孔法鉴定贝类性别的方法,该对比文件利用专用工具在贝类亲本壳上钻孔,然后用注射器从孔中取出精或卵,并在显微镜下镜检确定亲本性别类型。对比文件虽然对无法识别的雌雄异体型贝类具有普遍通用性,但需要特别的设备(微型电钻),造成试验成本的提高,并且整个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复杂,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会对需鉴定的贝壳造成损伤,不利于被鉴定个体的继续存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在不对贝类壳体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对贝类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帘蛤科贝类亲本的性别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准备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准备待鉴定的帘蛤科贝类,
b、找到帘蛤科贝类的外韧带末端和外壳边缘的交会点,该点即为采集点,
c、单手握稳待鉴定的帘蛤科贝类,用另一只手将注射器的针尖对准采集点,让针尖与贝壳边缘切线呈30-60度角,将针尖通过采集点送入待鉴定的帘蛤科贝类内至性腺位置,吸取样本,
d、将样本放入滴有海水的载玻片上,显微观察样品的形态,如在样品海水中发散,且能看到圆形或梨形的卵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雌性,如样品在海水中为烟雾状,且能看到蝌蚪状的精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雄性,如既能看到圆形或梨形的卵子,又能看到蝌蚪状的精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雌雄同体。
所述a步骤中的注射器可以为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也可以为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帘蛤科贝类亲本的性别鉴定方法,不需要对帘蛤科贝类的外壳进行破坏,用简单易得的工具就能完成操作,其鉴定过程简单易行,推广容易,并且鉴定后的贝类无任何损伤,可以正常产卵排精,它的出现对水产工作者在开展贝类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特别是群体杂交和苗种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贝类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广阔,科研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帘蛤科贝类等边浅蛤性别鉴定实施例横面图和纵面图。
图2是帘蛤科贝类文蛤性别鉴定实施例横面图和纵面图。
图3是帘蛤科贝类紫石房蛤性别鉴定实施例横面图和纵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帘蛤科贝类亲本的性别鉴定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准备带有针头的注射器,这里的注射器可以选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也可以选用经过杀毒灭菌处理的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然后准备待鉴定的帘蛤科贝类,在贝壳上找到其外韧带末端和外壳边缘的交会点,将该点即为采集点;然后单手握稳待鉴定的帘蛤科贝类,用另一只手将注射器的针尖对准采集点,让针尖与贝壳边缘的切线呈30-60度的角度,并将针尖按照该角度送入贝壳内直至其性腺位置,并吸取样本;将获得的样本滴入有海水的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形态,如果样品在海水中发散,并且能够看到圆形或梨形的卵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雌性,如果样品在海水中为烟雾状,且能看到蝌蚪状的精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雄性,如既能看到圆形或梨形的卵子,又能看到蝌蚪状的精子,说明被鉴定帘蛤科贝类为雌雄同体。
实施例1
于2013年,在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对等边浅蛤性别进行了鉴定。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