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2645.3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钮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钮德明 |
主分类号: | C13B10/02 | 分类号: | C13B10/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甘蔗 糖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亚法甘蔗糖厂在制糖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滤泥,按加工一吨甘蔗产生2.5%的湿滤泥量计,日榨万吨的甘蔗糖厂一个榨季可产生约3万吨湿滤泥。湿滤泥的组成是:78.2%的水份、2.1%的糖份、4.3%的纤维份、2.5%的蛋白质、3.6%的蔗蜡与蔗脂、9.3%的灰份。滤泥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滤泥中的糖份随着细菌的分解、发酵、成为糖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研究如何低成本的处理亚法甘蔗糖厂的滤泥,是糖厂控制和消除固体废物形成污染源的环保课题。
有关公开文献报道了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些方法,例如:发明人郭家文等在发明专利ZL201310235353.5中公开了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的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堆积滤泥自然发酵,并将腐熟的滤泥摊开、晒干、粉碎,然后加入氮、磷、钾等无机肥,混合制成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从而使呈稀泥状臭味的湿滤泥改变成粉状或颗粒状无臭味的肥料,解决了大量湿滤泥所引起环境的问题。目前,部分糖厂的滤泥已被加工成肥料,回用到蔗地,但是,没有条件将湿滤泥加工成肥料的糖厂就只能高成本的向外转移,滤泥就成了难以处理的麻烦。
但是有关公开文献至今未见报道彻底消除亚法甘蔗糖厂滤泥这种固形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并能有效地消除滤泥这种固形污染物的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直接将湿滤泥投入泥水混合器,与热水直接混合,形成可泵送的稀泥浆,然后采用泵将稀泥浆作为压榨渗透水送到甘蔗压榨线上,与新入压榨线的甘蔗一同压榨。
上述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滤泥输送机、泥水混合器、热水管、泵、压榨渗透水管,其中滤泥输送机的出口接到泥水混合器的湿滤泥进口,热水管接到泥水混合器的热水进口,将湿滤泥投入泥水混合器,与热水直接混合,形成可泵送的稀泥浆;泵进口接泥水混合器稀泥浆出口,泵出口接压榨渗透水管,采用泵将稀泥浆作为压榨渗透水送到甘蔗压榨线上,与新入压榨线的甘蔗一同压榨。
上述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采用的滤泥输送机选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
上述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采用的泥水混合器选用搅拌混合罐或管道混合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有效地消除亚法甘蔗糖厂湿滤泥这种固形污染物,滤泥中不能燃烧的物质最终以锅炉炉灰的形式排放。
2、回收湿滤泥中的微量糖份,经济效益可观。
3、该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亚法甘蔗糖厂滤泥的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滤泥输送机1、泥水混合器2、热水管3、泵4、压榨渗透水管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滤泥输送机1的出口接到泥水混合器2的湿滤泥进口,热水管3接到泥水混合器2的热水进口,泵4进口接泥水混合器2稀泥浆出口,泵4出口接压榨渗透水管5。
本发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湿滤泥通过滤泥输送机1送到泥水混合器2内,与翻滚、流动的热水直接混合,并溶解在热水中成为稀泥浆,然后用泵4将稀泥浆作为压榨渗透水通过压榨渗透水管5送到甘蔗压榨线上,与新入压榨线的甘蔗一同压榨;热水管3内的热水按一定流量源源不断的通过泥水混合器2的热水进口流入泥水混合器2内。
实施例1
湿滤泥通过皮带输送机1送到搅拌混合罐2内,与翻滚、流动的热水直接混合,并溶解在热水中成为稀泥浆,然后用泵4将稀泥浆作为压榨渗透水通过压榨渗透水管5送到甘蔗压榨线上,与新入压榨线的甘蔗一同压榨;热水管3内的热水按一定流量源源不断的通过搅拌混合罐2的热水进口流入搅拌混合罐2内。
实施例2
湿滤泥通过螺旋输送机1送到管道混合器2内,与翻滚、流动的热水直接混合,并溶解在热水中成为稀泥浆,然后用泵4将稀泥浆作为压榨渗透水通过压榨渗透水管5送到甘蔗压榨线上,与新入压榨线的甘蔗一同压榨;热水管3内的热水按一定流量源源不断的通过管道混合器2的热水进口流入管道混合器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钮德明,未经钮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胎面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注吹机模内贴标的吹塑型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