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3817.9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杰;黄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B02C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52399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连续 进纸 碎纸机 | ||
1.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包括碎纸机头,碎纸机头内部设置有碎纸通道(1),碎纸机头开设有自动进纸口(2),自动进纸口(2)出口连通碎纸通道(1),自动进纸口(2)入口旁侧设置有自动连续分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碎纸机头顶部开设有一顶面敞开的、便于进行清纸操作的清纸操作室(3),用于为清纸提供操作空间,自动连续分纸机构设置于清纸操作室(3)内,自动进纸口(2)入口连通清纸操作室(3);
清纸操作室(3)中上部的第一侧枢接有一能够旋转打开的翻板(4),用于在自动进纸时封闭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和在清纸时敞开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
清纸操作室(3)中上部的第二侧枢接有一能够旋转打开的放纸板(5),用于放入待粉碎文件;
合盖状态下,翻板(4)和放纸板(5)的板面分别旋转至清纸操作室(3)上方,放纸板(5)压覆于翻板(4)的上方,翻板(4)和放纸板(5)封闭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
自动进纸状态下,放纸板(5)向外侧方向旋转打开并处于放纸状态,翻板(4)封闭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
清纸状态下,放纸板(5)和翻板(4)分别向外侧方向打开,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敞开,自动连续分纸机构从清纸操作室(3)中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机头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侧板(6),
侧板(6)安装有感应开关,用于在清纸时切断碎纸机电源,碎纸机设置有电源电路,感应开关串联于碎纸机的电源电路中,
翻板(4)内端的两侧分别延伸出一转轴(41),翻板(4)两侧的转轴(41)分别枢接于两个侧板(6),
翻板(4)的转轴(41)设置有开关触发部,在合盖状态和自动进纸状态下开关触发部触发感应开关而连通电源电路,在清纸状态下开关触发部随着翻板(4)的旋转后不触发感应开关而切断电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机头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侧板(6),
侧板(6)固定有一清纸断电开关(7),用于在清纸时切断碎纸机电源,清纸断电开关(7)设置有一开关触片(71),碎纸机设置有电源电路,清纸断电开关(7)串联于碎纸机的电源电路中;
翻板(4)内端的两侧分别延伸出一转轴(41),翻板(4)两侧的转轴(41)分别枢接于两个侧板(6),
翻板(4)的转轴(41)沿径向延伸出一开关触压部(411),在合盖状态和自动进纸状态下开关触压部(411)触压清纸断电开关(7)的开关触片(71)而连通电源电路,在清纸状态下开关触压部(411)随着翻板(4)的旋转远离触压清纸断电开关(7)的触片而切断电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1)沿径向延伸出一抵顶部(412),侧板(6)在转轴(41)的邻近位置固定有一弹片(8),在合盖状态下翻板(4)被放纸板(5)下压一个设定的角度、弹片(8)抵压于转轴(41)的抵顶部(412),在自动进纸状态下弹片(8)向上抵顶转轴(41)的抵顶部(412)而驱使翻板(4)向上旋转一个设定的角度,翻板(4)的外端与放纸板(5)的内端相接而封闭清纸操作室(3)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连续进纸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碎纸机头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侧板(6),碎纸机头设置有传动机构;
自动连续分纸机构包括一压纸板(11)和一分纸辊(12),分纸辊(12)的两侧分别轴接于两个侧板(6),分纸辊(12)连接传动机构;
压纸板(11)两侧的中部位置分别枢接于两个侧板(6),压纸板(11)的内端延伸到分纸辊(12)的底部,压纸板(11)的外端延伸到放纸板(5)的下方,
压纸板(11)的外端连接有若干第一拉簧(13),用于迫使压纸板(11)的内端向上抵顶于分纸辊(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邦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3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