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封自助管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4183.9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傅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智勇达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封 自助 管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铅封,特别涉及一种铅封自助管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管理问题随着中国用电量不断创造新高峰而变得越来越尖锐,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越来越紧张。与此同时,偷漏电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国家每年由于电力能源被盗,企业不规范用电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由于传统电表在表箱安装、电表设计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容易被用电者盗电的因素,电表一直是用电管理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人为了攫取非法利益,在电表铅封上动了脑筋,以改变电表的准确性,从而达到自己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传统电表在表壳结合处采用铅封封装,这种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窃电行为的发生,虽可以防止电表被随意拆封,但不能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因为封装铅封容易被自行更换,而且当相关部门检查电表时也不容易发现是否做过拆封。使得铅封领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铅封的领用管控非常宽松,采用人工登记的方式,无法安格监控领用人、领用数量、编码、用到哪里等相关信息;
2) 铅封领用设专人管理太浪费人力资源;
3) 一个单位的铅封数量非常庞大,逐个登记的工作量非常大;铅封存在领用不计数,加封不记号,人为纰漏造成内外结合偷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节省人力资源对铅封进行精细化自助管理,有效防止电表被随意拆封,有效防止窃电行为的铅封自助管理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铅封自助管理机,包括机身,还包括电脑主机、身份识别装置、控制面板、红外检测器、多个铅封夹、铅封盒输出通道、多个灵动锁、多个铅封盒、多个RFID标签、至少一条天线、若干个铅封和RFID阅读器,所述电脑主机、身份识别装置、RFID阅读器和控制面板设于机身上,各个所述铅封分别封装于各个铅封盒内,各个所述铅封盒表面均贴有RFID标签,各个所述铅封盒分别封装于各个铅封夹内,各个所述灵动锁卡设于铅封夹的输出口处用于控制铅封盒的输送,各个所述铅封夹出口均与铅封盒输出通道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天线和红外检测器设于铅封盒输出通道上,所述RFID阅读器与天线通信连接,所述铅封夹和铅封盒输出通道分别依次设于机身中下部,所述机身上设有与铅封盒输出通道的输出口相连接的取物口,所述读卡器、控制面板、红外检测器、灵动锁的控制端和RFID阅读器均与电脑主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扫描枪,所述扫描枪设于机身上且与电脑主机相连接用于注销损坏的铅封。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天线为四条,四条所述天线分别设于铅封盒输出通道四个内侧面上且均与RFID阅读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为读卡器、人脸识别装置、掌纹识别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屏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键盘和鼠标,所述键盘和鼠标分别设于机身上且均与电脑主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回收盒和手持机,所述机身侧边还设有放置回收铅封盒的回收盒,所述手持机用于对回收的铅封盒上的RFID标签编辑管理。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于机身上且与电脑主机相连接用于播报领用铅封数量。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电脑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脑主机根据红外检测器检测到的铅封盒剩余数量是否低于预设库存数量自动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短信或语音提示给管理员。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报警器与位移检测器,所述报警器与位移检测器均与电脑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脑主机根据位移检测器检测机身是否非正常开启自动通过报警器给管理员报警,所述电脑主机还对所领用的铅封用处进行期限管控对于超出期限未报备的通过报警器给管理员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智勇达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泉州智勇达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氟碳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