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差分传送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4858.X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L.伦特;C-T.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IP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杨美灵,汤春龙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传送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文中讨论的实施例涉及隔离差分传送线路。
背景技术
收发器或射频(RF)集成电路(IC)经常具有在IC的大部分或全部长度和/或宽度内携带时钟和/或电压控制振荡器(VCO)信号的一个或更多个差分传送线路。差分传送线路易受来自附近电路和/或互连的噪声影响,这些噪声可能导致可不利地影响在差分传送线路上携带的差分信号的解调、串扰和杂波(spur)。
在涉及载波聚合的特定示例中,两个差分传送线路可在IC上并排设置,其中,差分传送线路携带带有不同频率,到不同传送器/接收(TX/RX)混频器的VCO信号。由于差分传送线路位置相互靠近,因此,在无充分隔离的差分传送线路携带的信号之间可出现高度的不需要耦合。
本文中所述主题不限于解决任何缺点或只在诸如上述那些环境等环境中操作的实施例。相反,此背景技术只提供用于示出可实践本文中所述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技术区域。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设备包括配置成携带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差分传送线路和配置成携带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差分传送线路。第二差分传送线路通过重叠区域与第一差分传送线路平行。第一差分传送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第一差分传送线路包括通过重叠区域,沿第一差分传送线路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相互交换通道所处的N个交叉。N可等于,其中L是所述重叠区域的长度,λ是具有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的最高频率的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的波长,C是常数,以及是下舍入到最近整数的。
实施例的目的和优点将至少通过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元素、特征和组合而实现和获得。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均是示范和说明性的,并不是限制本发明为所述的内容。
附图说明
示例实施例将通过使用附图,借助于另外的细节和详情进行描述和解释,其中:
图1示出带有多个差分传送线路的常规设备;
图2示出其中可实现本文中所述一些实施例的示例系统;
图3A-3C示出包括带有用于隔离的交叉的多个差分传送线路的各种示例设备;
图4A-4B包括比较第一和第二差分传送线路隔离方案的插入损耗的曲线图;
图5A-5B包括比较图4A-4B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传送线路隔离方案的信号耦合的曲线图;
图6是比较第二和第三差分传送线路隔离方案的信号耦合的曲线图;
图7是比较第二和第四差分传送线路隔离方案的信号耦合的曲线图;
图8A示出在两个差分传送线路之间的重叠区域;
图8B示出在图8B的两个差分传送线路中用于隔离的交叉的示例设置;以及
图9示出带有用于隔离的交叉的三个差分传送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带有多个差分传送线路102、104的常规设备100。每个差分传送线路102和104配置成携带差分信号。相应地,每个差分传送线路102和104包括一对导体,包括其上携带对应差分信号的正分量的正线102A或104A,以及其上携带对应差分信号的负分量的负线102B或104B。
一般在相互靠近的差分传送线路之间存在信号耦合。平行差分传送线路102、104之间的信号耦合随两者之间的距离和在每个线路上的差分信号变化。相应地,在差分传送线路102、104相互相邻的图1的设备100中,在差分传送线路102、104之间可存在信号耦合。
图1还示出尝试降低在差分传送线路102、104之间的信号耦合的已知差分传送线路隔离方案。具体而言,提供了接地屏蔽106或108,包括在每个差分传送线路102、104的每侧上的接地线106A、106B、108A或108B。更详细地说,用于差分传送线路102的接地屏蔽106包括在差分传送线路102的一侧上的第一接地线106A和在差分传送线路102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接地线106B。用于差分传送线路104的接地屏蔽108包括在差分传送线路104的一侧上的第一接地线108A和在差分传送线路104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接地线108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IP公司,未经英特尔I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4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