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5045.2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学军;陈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合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0/62;E21B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举反 循环 潜式横旋方孔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
背景技术
建筑、桥梁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机械成孔施工设备主要为如下几种:
1、机械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主要有沉管灌注桩机、短螺旋钻机、长螺旋钻机等。其特点为设备简单、施工准备工作少、成孔速度快,无泥浆污染等优点,其缺点为受桩架高度和动力头限制,一般成桩直径较小,一般桩径小于0.8m,深度较浅,一般小于30m。短螺旋成孔深度较大可达50m,桩径也较大,但其成孔速度低,只适用于北方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则不适用。
2、正、反循环泥浆(套管)护壁钻机主要有正、反循环钻机,潜水钻机,冲击钻机,回转钻机等。上述不同钻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每种钻机都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岩土层,在国内目前均应用广泛,其共同的缺点为成孔速度慢、效率低,用水量大,泥浆排放量大,污染环境,扩孔效率难控制等。
3、旋挖钻机,为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特点是施工效率高,泥浆污染少,少了泥浆外运的费用的特点。但其设备造价高,设备操作复杂较难掌握,特别是针对超深和大直径的灌注桩施工的旋挖钻机,造价更高;且入较硬质的岩石持力层困难。
以上钻机设备各有特点,其所成桩孔截面均为圆形,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所成桩孔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通过计算可知,同截面积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圆形周长的1.13倍,即同桩长同截面的方形桩的侧阻力值比圆形桩的侧阻力值可提高13%,如桩孔截面形状是长方形,则其侧阻力值比圆形桩提高的更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所述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塔架托架、设置在所述塔架托架上的驱动系统、与所述塔架托架连接的塔架、设置在所述塔架上的钻杆、设置在所述钻杆一端的钻杆法兰、与所述钻杆法兰连接的泥浆分离机、设置在所述钻杆另一端的钻头、设置在所述钻头上的液压油管。
具体地,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钻杆另一端,所述钻头包括钻头保护外壳、设置在所述钻头保护外壳两侧的钻头横轴、设置在所述钻头横轴上的钻头固定叶片和钻头移动叶片、设置在所述钻头横轴内的横轴伸缩油缸、设置在所述钻头保护外壳内的液压马达组、与所述液压马达组连接的涡轮。
具体地,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钻杆上,并连接所述液压油管,所述涡轮包括与所述液压马达组连接的第二涡轮动轴、设置在所述液压马达组外侧的涡轮保护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涡轮动轴上的第二涡轮、与所述第二涡轮动轴连接的第一涡轮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涡轮动轴上的第一涡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涡轮和所述第二涡轮之间的储土腔、设置在所述储土腔内的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机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端部的机架履带。
具体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塔架托架一侧的钻机驾驶室、设置在所述塔架托架另一侧的发动机及液压马达。
具体地,所述塔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塔架上的卷扬机钢丝绳、连接所述塔架和所述塔架托架的塔架油缸、与所述塔架油缸相邻设置的塔架油缸盘架。
具体地,所述泥浆分离机包括与所述钻杆一端连接的运泥软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成桩孔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相对于圆形钻孔灌注桩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减小了桩的间距和基础承台的尺寸,降低了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举反循环潜式横旋方孔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合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合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蔗单芽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