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中组合汽-液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5943.8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汪华林;张艳红;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B04C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水堆 核电站 蒸汽 发生器 组合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中组合汽-液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流入蒸汽发生器的主给水在换热管壁发生泡核沸腾,由此产生的湿蒸汽进入初级旋流分离器进行旋流分离,以将大颗粒液滴从湿蒸汽中分离出来,得到水相和含微细液滴的湿蒸汽;
(b)将步骤(a)中得到的湿蒸汽通过微旋流分离器进行微旋流分离,以进一步脱除其中的微细液滴,得到湿度≤0.05%的干燥蒸汽;以及
(c)初级旋流分离器和微旋流分离器底流得到的混合相回到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继续通过换热管壁发生泡核沸腾并进入初级旋流分离器进行旋流分离,从而形成循环除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是U型换热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级旋流分离的体积分离效率达到99.8%;微旋流分离的体积分离效率达到9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步骤(a)和(b),蒸汽发生器出口液滴的标准粒径为3微米,对5微米或更大液滴的脱除率超过95%。
5.一种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中组合汽-液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
置于蒸汽发生器(1)内的初级旋流分离器(3),用于对通过流入蒸汽发生器(1)的主给水在换热管壁发生泡核沸腾而产生的湿蒸汽进行旋流分离,以将大颗粒液滴从湿蒸汽中分离出来,得到水相和含微细液滴的湿蒸汽;
与初级旋流分离器(3)的溢流口(5)连接的微旋流分离器(7),用于对得到的含微细液滴的湿蒸汽进行微旋流分离,以进一步脱除其中的微细液滴,得到湿度≤0.05%的干燥蒸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旋流分离器(3)和微旋流分离器(7)均立式置于蒸汽发生器(1)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旋流分离器(3)作为整体,采取管板固定连接形式安装于蒸汽发生器(1)内换热管上端;所述微旋流分离器(7)作为整体,采用管板固定连接形式安装于蒸汽发生器(1)内初级旋流分离器(3)上端。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旋流分离器(3)的溢流口(5)的产物通过形成的封闭腔室进入微旋流分离器(7)的进口(8)。
9.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旋流分离器(3)的底流口(2)和微旋流分离器(7)的底流口(6)均通入蒸汽发生器(1)的换热腔室,使得两级旋流分离的底流产物均返回循环脱液。
10.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经两级旋流分离后,蒸汽发生器(1)的出口(10)蒸汽湿度≤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59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