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封堵方法及所用的封堵钢板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06183.2 申请日: 2014-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4141321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李鹏辉;吴智开;邓远洋;肖相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29/16 分类号: E02D29/16;E02D31/02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地址: 550006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地下室 侧壁 后浇带 封堵 方法 所用 钢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封堵方法及所用的封堵钢板,属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场施工进度需求,地下室侧壁部位土方回填需要尽快进行,但由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间未达到42天的龄期,故需对侧壁后浇带部位进行封堵。

传统的封堵做法是砌砖进行封堵,然后再砖墙外侧施工防水后进行土方回填。传统的封堵方法,施工比较麻烦,投入的劳动力和材料均较多,所用工期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封堵方法及所用的封堵钢板,以简化地下室侧壁后浇带的封堵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减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封堵方法为,该方法采用钢板进行封堵;先制作一块宽度大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宽度的封堵钢板,封堵钢板的两侧边分别钻有一列固定孔,封堵钢板的顶端设有吊环,通过吊车将封堵钢板吊至后浇带外侧,用膨胀螺栓将封堵钢板固定在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上,再在封堵钢板外表面施工防水层;然后进行土方回填;待后浇带两侧剪力墙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再在地下室内单侧支模进行混凝土浇筑。

前述方法中,所述封堵钢板与剪力墙的搭接宽度为250mm,固定孔距封堵钢板侧边为100mm,固定孔的竖向间距为500mm, 固定孔直径为10mm。

前述方法中,所述封堵钢板一面居中焊有两排直径为25mm的定位钢筋,排间距为500mm。

前述方法中,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粘贴在封堵钢板外表面。

用于上述方法中的本发明的一种封堵钢板为,所述封堵钢板厚度为3-5mm,封堵钢板的宽度大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宽度500mm,封堵钢板长度与地下室剪力墙高度相同,封堵钢板顶部设有吊环;距封堵钢板两侧边100mm处分别设有一列直径为10mm的固定孔,固定孔的竖向间距为500mm。

前述封堵钢板中,所述封堵钢板内侧面居中位置设有两条直径为25mm的竖向钢筋,两条竖向钢筋之间距离为500mm。

前述封堵钢板中,所述竖向钢筋由多段短钢筋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钢板封堵技术,可以减少现场劳动力及材料的投入;钢板上焊接钢筋采用废弃钢筋,属于废物利用;且钢板加工及安装方法简便,一条后浇带钢板加工及安装只需半天时间,节约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是封堵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封堵钢板,2-后浇带,3-剪力墙,4-吊环,5-固定孔,6-竖向钢筋,7-水平筋,8-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封堵方法为,该方法采用钢板进行封堵;先制作一块宽度大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宽度的封堵钢板,封堵钢板的两侧边分别钻有一列固定孔,封堵钢板的顶端设有吊环,通过吊车将封堵钢板吊至后浇带外侧,用膨胀螺栓将封堵钢板固定在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上,再在封堵钢板外表面施工防水层;然后进行土方回填;待后浇带两侧剪力墙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再在地下室内单侧支模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封堵钢板与剪力墙的搭接宽度为250mm,固定孔距封堵钢板侧边为100mm,固定孔的竖向间距为500mm, 固定孔直径为10mm;所述封堵钢板一面居中焊有两排直径为25mm的定位钢筋,排间距为500mm;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粘贴在封堵钢板外表面。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一种封堵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封堵钢板1厚度为3-5mm,封堵钢板的宽度大于地下室侧壁后浇带2宽度500mm,封堵钢板长度与地下室剪力墙3高度相同,封堵钢板顶部设有吊环4;距封堵钢板两侧边100mm处分别设有一列直径为10mm的固定孔5,固定孔的竖向间距为500mm。

在上述封堵钢板1内侧面居中位置设有两条直径为25mm的竖向钢筋6,两条竖向钢筋之间距离为5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