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蟾疱消外用液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06461.4 申请日: 2014-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961425A 公开(公告)日: 2014-08-06
发明(设计)人: 姚学文;查道成;周建辉;李猛;李伟杰;姚银乐;张雅;申冬阁;马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 姚学文
主分类号: A61K36/718 分类号: A61K36/718;A61P31/22;A61P17/00;A61K31/045;A61K33/04;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73061 河南省南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龙蟾疱消 外用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龙蟾疱消外用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内治的同时需要配合外治。皮肤损伤面积较大,不适宜用硬膏药治疗,软膏剂治疗在涂抹时也可刺激伤面而加重疼痛。对于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疼和后遗神经痛难以控制,临床缺乏适宜配合内治的液体药剂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龙蟾疱消外用液,用于治疗带状疱疹。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蟾疱消外用液,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所述的龙蟾疱消外用液的原料药包括:龙胆15-25重量份、黄连15-25重量份、生大黄15-25重量份、紫草6-15重量份、薄荷6-15重量份、蟾酥0.3-0.7重量份、芒硝3-7重量份、冰片2-4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制备所述的龙蟾疱消外用液的原料药包括龙胆20重量份、黄连20重量份、生大黄20重量份、紫草10重量份、薄荷10重量份、蟾酥0.5重量份、芒硝5重量份、冰片3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蟾疱消外用液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优选的,所述的辅料为75%乙醇5毫升、甘油和聚山梨酯-80(吐温-80)。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龙蟾疱消外用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方量去龙胆、黄连、生大黄、紫草、薄荷置适宜煎器中,加纯化水或软化水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煮沸,煎煮后过滤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再煎煮一次,合并两次煎出液,加入蟾酥、芒硝,浓缩;冰片加75%乙醇得冰片乙醇液,加入煎煮浓缩液中;混合液加甘油、聚山梨酯-80,振摇混合制成液体乳剂。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龙蟾疱消外用液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龙蟾疱消外用液药物配方:龙胆20克、黄连20克、生大黄20克、紫草10克、薄荷10克、蟾酥0.5克、芒硝5克、冰片3克、75%乙醇5毫升、甘油2毫升、聚山梨酯-80(吐温-80)3毫升。

龙蟾疱消外用液制备方法:龙胆20克、黄连20克、生大黄20克、紫草10克、薄荷10克置适宜煎器中,加300毫升纯化水或软化水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煮沸,煎煮保持10分钟时间,过滤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再煎煮一次,合并两次煎出液,加入蟾酥0.5克、芒硝5克,浓缩至90毫升。冰片3克加75%乙醇5毫升,冰片乙醇液加入煎煮浓缩液中。混合液加甘油2毫升、聚山梨酯-80(吐温-80)3毫升,振摇混合制成100毫升液体乳剂。

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龙蟾疱消外用液是一种适宜配合内治的、新的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液体药物乳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疗程短、费用低、避免在涂抹时刺激伤面疼痛,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等特点。

外用龙蟾疱消外用液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用法用量为消毒纱布蘸取药液擦涂于患处,用时摇匀,每日2次。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65例,进行同条件下治疗,用法用量为擦涂于患处,每日2次。数据经X2检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治愈率94.2%、有效率96.2%、一个疗程(14天)治愈者占66.4%。对照组治愈率65.7%,有效率80.0%,一个疗程(14天)治愈者占25.1%。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用龙蟾疱消外用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合并淋巴炎并发症均有效。有效地控制疼痛、奇痒等症状,促使簇集性疱疹消散、皮损愈合,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带状疱疹(蛇串疮)诊断标准: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水疱初起为斑疹与丘疹,继而迅速变为圆形、椭圆形水疱,部位表浅,基底色红,疱壁紧张发亮,周围绕以红晕,疱液澄清渐呈混浊,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神经痛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学文,未经姚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