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6949.7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绍新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查俊奎 |
地址: | 21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氧气都是直接通过发动机进气口吸入的空气,由于空气里面还有大量杂质以及氮气、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发动机里面的燃油与空气的混合一方面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尾气,严重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省燃油,同时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比例的发动机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贮气瓶、分子筛吸附装置和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分子筛吸附装置、贮气瓶与发动机通过连接管道顺次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后,水分和尘埃固体杂质被除去,余下的气体进入到分子筛吸附装置中,通过分子筛吸附装吸附氮气等气体,余下的氧气则流入到贮气瓶中,再从贮气瓶进入发动机内与燃油混合,这样,燃油能够充分燃烧,从而实现节省燃油;同时,由于氮气等其它气体被分子筛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吸附,油、气混合后排放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明显降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及其吸附剂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分子筛吸附装置为两个且二者并列设置。增加的分子吸附装置能更好的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气瓶为贮气钢瓶。贮气钢瓶能持久、牢固的贮藏气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节省燃油,降低尾气排放比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1、贮气钢瓶2、分子筛吸附装置3和空气过滤器4,空气过滤器4、分子筛吸附装置3和贮气钢瓶2上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发动机1上设有进气口,空气过滤器4的出气口与分子筛吸附装置3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分子筛吸附装置3的出气口和贮气钢瓶2上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贮气钢瓶2上的出气口与发动机1进气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分子筛吸附装置3为两个,且二者并列设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空气通过过滤器除去水分、尘埃等杂质,接着将余下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分子筛变压吸附装置中,分子筛变压吸附装置的原理是在不同压力下,能够利用设置在其内的吸附剂吸附不同的气体,从而对空气中各种气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利用此装置将氮气吸附在吸附剂上,氧气则通过管道进入到贮存钢瓶中进而到达发动机内与燃油混合,从而使燃油燃烧更充分,节省能源,同时,降低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绍新,未经张绍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6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色超厚包覆件注塑定位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后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