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7056.4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戴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元庆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充气 保温 大棚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塑料大棚膜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农田的多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棚包括塑料大棚膜和钢梁,由钢梁构成全弧形或者半弧形的钢架结构,塑料大棚膜覆盖在钢架结构的外表面,将大棚膜的四边压实在地表或者埋入地下。但是,这种保温大棚多数采用单层塑料大棚膜,这种单层的塑料大棚膜在冬季时,保温效果差,昼夜温差大,为了达到保温的效果,通常需要在大棚膜上面覆盖草帘、棉被等,减少散热,甚至在大棚内部或者外部添加火炉、暖气通道等辅助加热设备。每天日出时掀开草帘或者棉被,日落时覆盖草帘或者棉被。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塑料大棚膜的损坏。此外,因需要钢梁等作为支撑物,也大大增加了建立大棚的经济成本比较高,也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保温大棚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其层数可以为3-8层,其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实现了重量轻、增温保温性能好,成本低。在相同光照情况下,比一般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6-10度,可以很好的满足一般大棚作物的种植温度要求,无需另外添加锅炉等辅助加热设备,就能大大改善了其生长环境,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下,以薄膜为4层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包括上下四层薄膜1、2、3、4,所述四层薄膜上设有横向等间距排列的热压粘合线5,相邻两条粘合线5之间的上下四层薄膜分别构成相互独立的、封闭的带状的充气囊6,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一种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包括上下四层薄膜1、2、3、4,所述四层薄膜上1、2、3、4设有横向等间距排列的热压粘合线5,相邻两条粘合线5之间的上下四层薄膜分别构成相互独立的、封闭的带状的带状充气囊6,带状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7。充气阀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在每一个气囊上,设一个充气囊。也可以根据在农田使用的具体情况,相邻的两层薄膜形成的各带状充气囊,共用一个总充气阀时,由各个总充气阀充气,气体进入共有的带状气囊空间,再分别通过各独立气囊的充气阀充入气体。共有的带状气囊空间,是位于各带状充气囊外部的条状封闭空间。
阀门的设置,优选在各带状气囊之间设置单向充气阀,这样可以很方便的给大棚充气。
本发明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由四层薄膜构成的若干带状气囊组成。考虑到第一层和第四层容易被损坏,所以,最好该两层的薄膜比其余两层要厚,一般厚度为12-15丝。同时,由于带状气囊是相互独立的封闭气囊,如果一个气囊发生漏气,不会影响其他气囊。各气囊的充气阀是单向的,充气后,就会一直保持充气状态。
从图2看,本发明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是一个包括四层薄膜组成的含三层气囊组的整体。一般的大棚膜只有一层薄膜,但本发明是层薄膜组成的三层气囊。可以很好的实现大棚的保温增温效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农田建棚面积大小,然后依此裁剪本发明四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其次,在大棚安装农田两侧,沿直线分别挖出深度30-35cm沟槽,沟槽底部比上部宽,底部宽度30-35cm,沟槽上部宽度为20-25cm,再把大棚膜两边分别压入沟槽底部,大棚膜的周边覆盖适量的泥土并压紧;再次,用充气设备通过充气阀为四层充气大棚膜充气,气体充满各个气囊,将四层充气大棚膜涨开,大棚膜压入沟槽部分涨开后,卡合固定在沟槽中;最后,大棚膜完全充气,使膜腔鼓起呈圆拱柱形。这样,一个田间四层充气保温大棚就建成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成本低廉,保温效果好,运输和铺设也很方便。此外,农户可以根据大棚面积大小,自由确定大棚膜的大小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元庆,未经戴元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7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斜纹夜蛾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自然吸水的花盆